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秦始皇陵的宏伟精妙,还发现了一种未知的燃烧原材料-人鱼膏,据说秦始皇陵中用人鱼膏做的长明灯,可以千年不灭。

千年不灭的灯确实很难让人相信,不过在古籍中,关于秦始皇陵里的长明灯有诸多的记载,可见并非空穴来风,那么,人鱼膏究竟是怎么做的呢?它为何可以千年不灭呢?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找一下答案。

从记载中找一下人鱼膏的答案
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在古籍中多有记载,比如在《世纪集解》中是这样描述的:“人鱼似站,四脚”,从这个描述看,人鱼是一种四足的海洋生物,之后在《异物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即鲨鱼),锯材木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
从这里的描述看,从第一个描述看,许多人认为是大鲵,但是如果结合第二个描述中的“出东海”的话就不合理了,因为大鲵是一种仅分布在淡水中的哺乳动物。

而在《三秦记》中对人鱼的描述与上面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始皇冢……燃鲸鱼膏为灯。”这里直接指出了人鱼膏就是鲸鱼膏。巧合的是,在《异物志》中“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这个描述确实与鲸类的特征吻合,因为一种哺乳动物,鲸依然是靠肺呼吸的,但是在漫长的演化中,它们将呼吸孔演化到了背部靠近头的地方。
不过,同样是出自《异物志》“长尺余”这个描述未免也太小了,因为在古代的一尺在16-32厘米(不同朝代有一定的差异)之间。

由此可见,由于没有后人真正看过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所以后世的记载也有很大的差异,而关于人鱼膏的产出动物,描述也相差较大,这使得人鱼膏更加的神秘和扑朔迷离。因此,我们不妨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下,在现存的海洋生物中,谁最可能是人鱼膏的产出者?

人鱼究竟是谁?
从古籍的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明确该物种的几个特点:这是一种海洋生物,比较难得到,有四足或者没有足,头顶上有呼吸孔。
根据这几个特点,我认为所谓的人鱼极有可能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三种动物的混合,它们就是海洋鳍足类动物、鲸类以及海牛。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鲸脂说起。

大多数人认为鲸脂就是鲸类的脂肪,但其实鲸脂是泛指鲸类、鳍足类以及海牛等海洋哺乳动物的脂肪。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在海洋中生存保暖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不然恒温甚至是寒带的海水对体温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这些海洋哺乳动物都演化出了一层厚厚的脂肪,以鲸为例,即便是体型很小的海豚,它们的脂肪也有5厘米厚,像弓头鲸这样的大型鲸类脂肪厚度甚至能达到30厘米以上。

海牛目下的儒艮以及海豹等鳍足类动物也是如此,它们的皮下脂肪厚度也是非常厚的,以前的人虽然捕捞工具比较落后,但是抓移动缓慢的儒艮以及体型小一些的海豹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些动物在海中相对比较灵活,所以捕捞量比较小的。
至于大型的鲸类,虽然以前的人很难捕捞,但是鲸类会因为种种原因搁浅,或者死亡,或者导航系统出现问题,搁浅在沙滩上之后,对于一些比较新鲜的尸体,人们就可以进行分割取出体内的鲸脂了,而这也恰恰符合了“肉不能食”的描述,毕竟搁浅的鲸肉已经开始变质了,而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变质的鲸肉与猪、牛、羊肉变质时一样都会发出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