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职称评审材料弄虚作假,评委能否看出来,会采取手段杀一儆百吗?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03 弄虚作假   评委   职称   材料   末尾   教案   学科   高级教师   校长   手段   证书   发现   教师   故事   财经   论文   工作

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玩什么聊斋呀!评委都是过来人,当然能看出来职称评审材料是否弄虚作假了。至于会不会采取手段杀一儆百,别人不敢说,反正我当了十多年的评委,参加了几十次评审工作,属实是一个也没遇到。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是某省市人社部门专家库中的专家。从2008开始,我先后参加过几十多次省、市、校组织的各级各类职称评审工作,可以说是老油条了。只能说,这里面的水很深,有时候还很浑。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那么,职称就是老师们的命根子,因为职称的背后是妥妥的真金白银。既然牵涉到利益,就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玩起了花花肠子。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评委当多了,自然见识了花样百出的弄虚作假行为。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是证件造假。前些年,不少地方最火“生意”竟然是证件造假。学历学位、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职称计算机合格证、职称英语合格证等等,都是假证的重灾区。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这些假证乍看起来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毕竟不是真的,即使做旧技术再先进,也逃不过评委的火眼金睛。尤其是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这两个证书,只要在相应网站输入申报人的身份证号码,就能查到真假。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各类证书管理系统日趋规范,证书造假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是业绩造假。技工学校和普教不太一样,这里的教辅人员多,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教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换句话说,很多人名义上是老师,实际上很少上课或者没上过一天课。这些人要参评教师系列的职称,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材料。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需要就有人动歪脑筋。从申报材料上看,有人从事的是管理工作,比如是校长、会计,但他们往往私下组织一帮人为自己伪造上课材料。包括教案、课件等等。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可能会问,会计可以参评会计系列,为啥非要往教师堆儿里挤呢?原因很简单,会计系列职称靠“考”,难度很大。而会计一般都是单位的红人,参评教师系列职称容易得多。我熟悉的一所学校,有几位校领导一天老师没当过,却早早当了高级教师,甚至还有一个人评上了正高。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是滥竽充数,以假乱真。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在2014年参加省里组织的一次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时,曾经发现某校一位老师的计算机合格证书不符合要求。按规定应该是职称计算机合格证书,而她的却是省教师技工学校发的计算机能力合格证。当时我真想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但一看,这位老师已经52岁了,再过三年就退休了,于是,心一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我的观察,评委参加评审工作时一般都抱着成全别人的心态,特别是对那些参评多年的老教师,有着天然的同情心理,打分时也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使发现了弄虚作假行为,一般也仅仅限于象征性地扣点分,很少祭出一棍子打死、杀鸡儆猴的雷霆手段。毕竟都是同行,毕竟都知道职称对老师们意味着什么。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讲几个有趣的职称评定故事,大家就知道评委能不能看得出来了。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个故事,十多年前,高级职称评审,采用末尾淘汰制评审方法。假如20人参评,要求淘汰4人,根据评审材料打分,评分是有一个细则的,评委逐一打分后,某县一位高中校长进入末尾4人当中,因为其教案有问题,其撰写教案是新的,是完全抄袭他人的教案,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一个学期的教案,有一些陈旧,上面有磨损、卷边、粉笔灰和红笔勾画痕迹。事实上这位校长根本没有上课,教案确实是抄袭他人的,有几个人笔迹,可能自己抄不完,还让其它人帮助抄袭,因此里面夹带一定的知识性错误。所以被评委看出,进入4人行列当中。这位校长手眼通天,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知道了消息,立刻调动自己人脉,去说情,三个评委态度坚决,不同意调整,那一年这位高中校长没通过高级职称评审。cOQ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个故事,也是十多年前的故事,是某县一学科教研员,参评高级职称评审,连续2年被打了下来。当年还是采用末尾淘汰制的评审方法。根据评审材料打分,评分是有一个细则的,评委逐一打分后,进入到末尾淘汰行列当中。这位学科教研员属于滥竽充数的教研员,在教研工作不是十分精通,但是他有另外一个本领就是善于投机,善于溜须拍马,官瘾重,后来混到党校副校长、后调到县教育局当副局长。教研员参评高级教师要求比较高,难度比教师要大一点。这位教研员的问题出在自己听课记录本,听课本仅有听课记录过程,没有评课过程以及合理化建议部分,按照要求要有80节听课记录和评课记录,他的听课数量也不够,大家都知道要写出一份恰当评课内容是有难度,不是随便也写几句话就能了事的。

相关阅读:

  • 超市这3种“添加剂”勾兑酒,农村地区经常出现,你喝过几
  • 力挺陈继志惹众怒!为高考加油被嫌晦气,潘长江晚节被毁沦
  • 夏天吃烧烤时,聪明人专挑这5种吃,无法弄虚作假,全是真材
  • “弄虚作假”的明星:头发是假的,演戏是假的,就连屁股也是
  • 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当心“馅饼”变陷阱
  • 核酸检测报告造假应该怎么判刑?
  • 公务员考试过了笔试和面试,还有道难关很重要,和亲属有关
  • 鲅鱼圈:关于公开招聘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公告
  • 于谦养马公司经营异常,此前传出4亿补偿款,马场内已经荒
  • 章子怡谈担任戛纳XR单元评委感受:新鲜又特别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