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是无书可读,只有一本“选集”,现在是想阅读什么书基本都能满足。但人生苦短,精力有限,一个大书房,上万藏书,究竟能看几本?要确定什么书不需要读,去精读好书,比如《红楼梦》人生的每个阶段读,细细体味感悟是不一样的。

有三种笨办法深度阅读,信不信由你。
第一种深度阅读:费曼阅读法
物理天才费曼很厉害,属于学霸中的学霸。
费曼阅读就是从第一页看起,看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再从头看起。

比如翻开一本书,看到第10页就糊涂了。
那么回到第1页,从头看。
然后看到第15页之后,又糊涂了,或者把前面的东西都忘了。
怎么办?回来,回到第1页,从头看起。
就这样一遍一遍来,直到读懂全书为止。
费曼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妹妹培养成了天文学家。
这种读书方法的诀窍在于一个字:悟。
别小看这种笨方法,一旦读明白了,就是理解,而且终身不忘。

第二种深度阅读:兴趣读书法
我自己读书,只挑喜欢的 看。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看一遍,能懂多少就懂多少。
然后杂七杂八地看。
看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时候,忽然发现,哎呀,这里面的迷谷不是《山海经》里面的吗?
就会回头,再次翻看《山海经》,然后,对《山海经》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有一次同学推荐琼瑶奶奶的《在水一方》,我不以为然,就是随手翻了翻。
咦?怎么还会有诗词呢?
为了读懂琼瑶小说,不得不回去翻看《诗经》。
那时,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写流行小说,都需要深厚的阅读功底。
这种读书方法的好处在于:触类旁通。
像《史记》作者司马迁,《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晓岚,读书都十分驳杂。
我自己看《西游记》就会想起《红楼梦》里面的通灵宝玉,还会想起《山海经》里面的女娲石。

第三种深度阅读:就是评论或批注
读《红楼梦》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小字注脚,说是脂砚斋评的。
我很奇怪,这脂砚斋又是谁?
后来发现,很多名著都有批注版。
就是名家看书的时候,把想法写在旁边。
清代文人纪晓岚也爱干这事儿。
他 的批注,有时候比原文还好看。
毛主席读书的时候,也有这种习惯。

后来,我自己读书,也喜欢在旁边胡写一气。
不过是感想、评论罢了。
但是,动手评论过的部分,就能记得很久。
这种读书方法的诀窍在于:除了看,还能写,调动大脑的多种功能。

总之,如何深度阅读?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参考。
不过,读书的根本不在于记住,而在于领会和理解。
哪怕是读完之后,完全不记得,书还是会在一个人的心灵打上烙印。
这些烙印会以内涵、修养的方式,再次展现出来。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关注@王小喵读书,你的支持很重要。
爱生活,爱读书。
如何深入阅读整本书?
人们平时总有一些日常的家内外事缠身,如家务、应酬、社交、工作等。爱读书说明热爱生活,雅致,有一定的素养,心态积极向上。有人生美好的追求与梦想!
一本书,一下肯定读不完。阅读前,先浏览章节,把该书所描写的目的,和大致主题意思,了解掌握了。在每次阅读时,须专心致志,认真品读。精华部分要作笔记,以防前读后忘。边读边还需温习,巩固记忆,以便更深刻的理解其意!这样才可很好的阅读完整本书,阅读也才有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