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唐朝名将众多,武器装备也比隋朝先进很多,比如大射程的投石机的运用,就对高句丽的城防工事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也是唐军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面对唐军的不断进攻,高句丽王室成员却为了争权而斗争不断,唐朝则趁机支持一派,打压另一派,使得高句丽的实力大为削弱。
到668年,唐军这才占领了高句丽最后一座城池,高句丽建国近七百年之后灭亡,唐朝在此设立都护府,将其纳入了统治版图。

我们可以发现,唐朝经历了杨坚、杨广、李世民、李治四位统治者,费时几十年才将高句丽彻底灭亡,可见高句丽的强大,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要知道,那时候唐朝国力强盛,军队也强大无比,消灭突厥和吐谷浑等国家,都比消灭高句丽要容易得多,也可以说明高句丽是很强盛的,不是个可以去轻易击败的对手。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隋朝和唐朝之所以要攻打高句丽,不仅仅是因为高句丽占领了我国固有的辽东之地,更在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个强大的高句丽是会让隋唐统治者感到危险的,更何况高句丽还野心勃勃,对中原虎视眈眈,不灭它简直天理不容。
并且,从历史上大轴上来看,高句丽向来被中原人认为是箕子朝鲜的后裔,历史上也长期是中原国家的附属国,这样一个国家不听话也就算了,还损坏隋唐两朝的利益,打它是天经地义的,就跟父亲教训儿子一个道理。
只不过,隋唐在攻打高句丽的过程中,也掺杂着一些小心意,那就是在将朝鲜半岛也纳入版图范围,要不然李治收回辽东即可,何必再攻打高句丽本土及百济,并将新罗当成附庸国呢?

最后再交代一下故事后续发展,新罗虽然在唐朝的统治下,但高句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反抗唐朝了,于676年统一了今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
不过,八世纪唐朝陷入混乱之后,新罗也分裂成三个国家,也叫后三国,及新罗、后百济和泰封。
后来,泰封一个叫做王隆的豪族趁机崛起,被拥立为王,他的儿子王建于918年建立高丽国,又于935年吞并新罗,936年消灭后百济,实现了“三韩一统”,领土范围大致在朝鲜半岛中南部。
至于朝鲜半岛北部,则长期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一直到十四世纪末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后,整个朝鲜半岛才完成统一,但因为国力有限,也只能依附于中原王朝,直到清朝末期被日本占领,之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