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捡漏大王曹操可不得避开着点袁绍,这样才能让自己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实力,即使这袁绍听闻曹操挟天子就后悔了,但是这曹操距离自己这么远,可打可不打,还是不打好,毕竟曹操当时的锋芒还没有那么尖锐,刺伤不到袁绍的眼睛。
我们再来看看洛阳的地理位置,地处平原,属于一个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有强敌在那虎视眈眈盯着,往西边去不远到了潼关,实力强劲的李郭等人控制住了关中地区。

往北边望去,河内就这袁绍的底盘,还有张扬的底盘,南边更是有张绣盘踞在宛城,谁敢去洛阳定都啊?
虽然曹操迎接汉献帝的时候已经攻下了洛阳,不过还是要躲远点洛阳为妙,最后选择的这个许昌到底有什么优势呢?为何要定都许昌呢?
许昌在当时来看也不过是一个小县城,但就是因为这个才让许昌免受战乱的洗礼,人口以及各方面的资源依然还是保留得比较完整,所以这地方也适合曹操养兵蓄锐发展实力。
许昌位于河南省的腹地、豫东这块,距离洛阳和曹操的大本营兖州也不是很远,更接近于洛阳,哪天要重回洛阳或者逃回自己的大本营都可以。
许昌有三面被群山环绕着,西北有嵩山,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阻隔敌人的脚步,南部有大别山、博山等,东部属于一片开阔的平原。
靠着这地形上的优势,许昌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从长远角度上,曹操有远见有谋划。
许昌本地以及周围土壤肥沃,灌溉也很方便,还有大片的良田可以耕种,曹操在此地定都完全不用担心粮食问题,甚至以后行军路上也会粮草充足,这点可比那徒有外表名气好的洛阳要好太多了。
曹操选许昌作为都城具有长远战略思想在里面,定都于此不是考虑这块地方是否好看有面,而是更多考虑这块地方能否支撑柱曹操心中那一统天下成就一番霸业的梦想。
虽然许昌不似洛阳那般城高河阔,但是该有的支持都有,加上这优越的地理位置,选择许昌一定是当曹操最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