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县往南则是江汉平原与长江流域,往北是传统的中原地区,往东是徐州与江淮一带,往西北是洛阳,往西是关中,地理位置很好,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曹操选择许县作为都城是合理的。
这个说法就不对。洛阳已被董卓烧毁,曹操不得已迎献帝于许昌,许昌是临时首都,洛阳建好后,曹魏又迁回洛阳。
“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洛阳已经因为连年的战乱出现了饥荒,甚至洛阳皇宫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给烧了,甚至就连这陵墓里面的宝贝都被人掘了挖了。
但是这洛阳真的就被这董卓一把火给烧没了吗?那可不是,洛阳城自从东汉确定为都城已经有一百多年,这座城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已经神圣不可侵犯,即使被烧了,出现了饥荒,甚至一时间也不可能养活那么多的部队人口,但是这汉献帝在逃亡之时,最先想到的还是要逃回自己的大本营洛阳。
因为这洛阳是生养自己的人,并且在洛阳有一批富庶一方的士族,凭借他们的力量,汉献帝可以东山再起。
董承带着汉献帝一行人逃亡到了洛阳之后,董承令曹操前来守护天子一起迎接汉献帝的到来,但是这曹操已经不复当年那个忠于汉王室的曹操了,而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
等到这曹操赶来洛阳,竟然趁机占领了洛阳城,顺带着还将这汉献帝掳走去了许昌,来了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
要知道,许昌在东汉时期只是一个弹丸之地的许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许昌的知名度还得感谢曹。但是这曹操既然占领了洛阳,甚至也有机会控制汉献帝,怎么就不在洛阳定都,而是将这都城改成了许昌呢?
虽然开门最先提到了这洛阳城已经被战火波及,出现灾情饥荒等,也就是说洛阳城需要资金去重建,洛阳城的那些士族们跟曹操很熟?会给他出钱重建洛阳城?那不是开玩笑,能不去招惹曹操就不错了,不可能给曹操重建洛阳城。
不过也像上文提到洛阳城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依然还是神圣,所以这曹丕逼着汉献帝称帝的时候变开始掏出自己口袋里面的闲钱重建洛阳城。
一开始曹操挟天子的时候,口袋里面的那点资产能养活自己手底下的那点弟兄都有点困难,谈何重建?如果选择洛阳城,曹操大部分的精力不得花在重建洛阳城上,哪天这袁术以及周围的军阀打过来,自己的军队可能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能拿起武器回击抵御呢?
所以不管这曹操选择哪里定都城,反正这洛阳是不可取了。不过要肯定的一点,这魏国的首都依然还是在洛阳,许昌也只是汉献帝的一个行宫而已。
除了洛阳城被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重建以外,曹操考虑的点可远不止这些。
虽然曹操也想把都城定在洛阳,毕竟东汉人对于洛阳城还是有一定的归属感,拿下洛阳能安稳在里面建立基业,内心肯定是无比自豪的。
但是一旦曹操拿下洛阳,他便成为诸侯各路英雄眼中钉,大家一定会群起而攻打自己。
曹操手里有谁?汉献帝,正统的汉献帝在手,只要在洛阳,汉献帝就会凭借自己的正统血脉重整旗鼓,有实力有援军去扳倒曹操。
曹操这么多疑一个人,怎么没有想到呢?所以曹操老早就打算将自己的聚集点定在许昌,就连自己的大本营兖州曹操都没有考虑。
当时曹操的实力远不及袁绍,袁绍的实力靠近洛阳,曹操对袁绍的势力还是有所忌惮和防范,为了不让自己过早灭亡还是需要退而求其次定都许昌。
袁绍手底下的那些个谋士其实早就建议袁绍去迎接天子,如果袁绍听了,就可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定不会让曹操这么顺利就“挟天子”。
不过这袁绍觉得自己不是挟天子,而是被天子压着,有点压迫感不舒服,也就不这么干,可惜了,正好被曹操捡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