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不韦的精心运作下,没有子嗣却受秦昭襄王宠信的正宫华阳夫人顺利的认公子异人为嫡子,并且成功的继承了秦国的王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让吕不韦做了丞相,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又把公子政给迎回了秦国,成功地被立为储君,没几天,秦庄襄王就死了,那么,战国的最终BOSS秦王嬴政登场了。
这个时候,嬴政年幼,朝政一直是吕不韦把持着,不过,吕不韦也的确对得起秦国,在吕不韦当政的时候,进一步削弱了六国的实力,并且以经商的名义在六国埋下大量眼线做为间谍,为秦国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信息,在吕不韦的运作之下,为秦国挖掘了大量人才:蒙氏一家、王氏一家,这两个家族可是一直为秦国输出着不世将才,还为嬴政挖掘了李斯这个大才,可以这么说,在吕不韦的时期,山东六国全都患上了恐秦症。
最终,不管是因为嫪毐的宫廷之变也好,或者是功高震主也好,总之是引起了嬴政的忌惮,最终被贬到自己的封地洛阳暗度晚年,紧接着,又为了保全整个吕氏一族,服毒自杀以证明吕家的清白。

八、 郑国
韩国人,一个水利工程师。被秦国聘请到秦国主持修理大渠,此项工程之浩大就相当于如今的三峡工程,整个工程一开始的时候,就遭到了秦国上下一致的反对,认为工程太过庞大,不可能完工,其他六国也嘲笑秦国简直痴人说梦。
就在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秦国逐渐发现了一个惊天的阴谋:郑国是韩国派到秦国间谍,主要任务就是游说秦国修大型的水渠,以达到疲秦,放缓东出的目的。为此,郑国也表示自己只想把渠修好,因为他平生只有这一梦想,修一个足以功在千秋的大项目,奈何自己的一家人在韩王手里。
工程已经进行了一半,此刻放手那就前功尽弃了,那不是政哥的作风,于是,嬴政力排众议,坚持把渠修下去,另一边着手派人贿赂韩国的政坛,成功的将郑国一家老小接到了秦国。
郑国一看,秦王如此上道,自己不能掉链子,于是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程,最终,大渠修成,为秦国增添了万亩良田,老实讲,2000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恩泽着两岸的百姓。嬴政亲自命名为——郑国渠。
就这样,一个叫做郑国的韩国人在秦国修了一个名字叫做郑国渠的水渠。

九、 李斯
楚国人,早年在稷下学宫求学于荀子,于韩非子是同门师兄,这哥们在没毕业的时候就预料到秦国将要一统天下,所以,毕业之后就直奔秦国而去。
先是被吕不韦举荐为客卿,陪嬴政读书,渐渐地,这俩人都发现相逢甚晚,俩人的的治国理念,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知我深浅,我只你长短。
之后,李斯帮助嬴政罢免吕不韦的丞相之职,成功的把权力收归嬴政之手,紧接着就开始帮助嬴政推行一统大事,主张先灭韩,再一步步东出,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些主张皆合秦王之意,更重要的是,李斯也赞同一统之后的秦王对全国实行废分封行郡县的国策,并帮助推行了下去。可以说,李斯是秦一统天下的最终辅助。
然而,李斯却是以上所有人中最惨的了,没有之一,因为他的自私自利,轻信了宦官赵高之言,违背秦始皇的意愿,跟赵高联手篡改了遗诏,最终,在赵高的算计下,被赵高腰斩于闹市。

其实,在秦国打工的六国人才远不只这些,这些只是最为出名的,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补充哦!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秦国能统一六国,离开不从六国输入的杰出人才,接下来根据他们的功绩排名(由小到大)来依次介绍。
1、公孙衍
国籍:魏国
爵位:大良造
入秦原因:18岁到秦国参军(估计是看上了秦国以军功封爵)
辅佐君主:秦惠文王
功绩:因为军功做到了最高爵位大良造,率军夺回了河西之地,打开了秦国东出的大门
结局:本以为唾手可得的相邦之位被秦惠文王给了张仪,由此心生不满出走魏国,合纵诸国攻秦,被张仪“连横”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