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在秦国宗室大臣的劝谏下,要把秦国以外的人士都驱逐出去,秦国丞相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李斯就写了一篇《谏逐客书》献给秦王,述说各国的人才帮助秦国强大的经过,最终嬴政取消了这个命令。
我们就按照《谏逐客书》里面的内容依次介绍从各国来投奔秦国的贤士。
一、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从四面八方得到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称霸西方。
秦国地处陕西,西面面临西戎许多部落的威胁,开始时并不强大。秦穆公作为一个十分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君主,想尽办法得到许多人才,才让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可以说,秦国的强大是从秦穆公开始的。
由余本来是晋国人,流浪在戎地,戎王派他到秦国考察,秦穆公任用他为谋臣,灭掉了十二个戎国。
百里奚曾经在虞国任职,不被信用。虞国灭亡后,百里奚沦为奴隶。秦穆公听说他的贤明,就用五张黑公羊皮把他换来,任用他为相,秦国开始强大。
(五羊大夫百里奚)
蹇叔是百里奚的好朋友,百里奚向秦穆公举荐了蹇叔,秦穆公礼聘蹇叔为上大夫。蹇叔的眼光超前。秦穆公要去灭亡郑国,蹇叔成功地预见到,晋国会在崤这个地方设伏。
丕豹原本是晋国臣子,逃到了秦国,秦穆公任用他为将领攻打晋国,俘获的晋国的公子夷吾,得到了黄河以西的八座晋国城池。
公孙支从晋国来到秦国后,也被秦穆公重用为谋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谏逐客书》
秦穆公征服西戎各部后,周襄王派召公送金鼓祝贺,命他担任西方诸侯的霸主。
二、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保证了秦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秦孝公在东面的魏国强大起来后,面临很大的危机。于是任用从卫国来的商鞅实行变法。
商鞅移风易俗,改革军功制度,鼓励发展经济,国家因此富强起来。占领了魏国的西河之地,打败了楚国和魏国的军队,迫使魏惠王迁都大梁。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谏逐客书》
可以说,没有商鞅,可能就没有秦国后来的统一天下。
三、秦惠文王用张仪的连横策略破坏六国的合纵之策,各个击破,保存了秦国
秦国强大起来后,六国开始恐慌。在苏秦的策划下,六国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对付秦国都不可能胜利,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打败秦国,保存自己。
六国合纵,联合起来后,力量大涨,秦国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惠文王任用了张仪为相,恐吓六国,劝说他们和秦国分别结盟,接受秦国的保护,破坏了合纵策略,使秦国可以对六国各个击破。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
魏国把上郡十五个县的土地献给秦国来求和;秦国打败楚军,斩首8万,取得了楚汉中土地6百里。
这一切都是张仪这个魏国人帮助惠文王实现的,他不仅没有让秦国灭亡,反而使秦国土地更加辽阔,国力更加强盛。
四、秦昭王任用范睢为相,解除了秦国权力被外戚权贵掌控的局面,强固了王室。范睢还提出“远交近攻”策略,使秦国逐步征服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