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幽门螺旋杆菌,英文缩写hp(以下简称hp),是在人胃黏膜中发现的一种细菌,由于它的宿主是我们人类,并主要寄生在我们的胃黏膜中。
所以,一旦感染了hp,极易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的疾病,并且研究发现hp与胃癌等胃部肿瘤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由于hp具有易感性与传播性的特点,因此,全球的hp感染率非常之高。有数据显示,在感染率居高的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高达50%-80%;而即使在感染率较低的发达国家,hp感染率也有25%-50%;我国居于中等水平,平均感染率为50%左右,即2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了hp。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e87f776f1d458bb0.jpg)
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传播的?
那么,hp是怎么传染的呢?目前认为hp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传播。
1.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是因为hp感染者的带菌粪便,直接或者间接地污染了饮食食品,再由其他的人吃下后,被传染而感染上hp。
2.口-口途径传播:主要是hp感染者的带菌唾液,污染了饮食食物,甚至用餐的餐具,再由其他的人吃下后 了,被传染而感染上hp;有一个最典型情形,就是一些大人习惯给婴幼儿口对口喂食,而引起婴幼儿的hp感染。
3.医源性感染传播:主要是临床医生在给hp感染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后,没有及时对胃镜等医疗器械进行彻底地消毒、灭菌;又再次用于其他患者的胃镜检查之中,从而导致他人被传染hp。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ff0a01706ab4d878.jpg)
哪些行为可以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研究认为日常生活中,以下这些行为可以传染hp:
1.日常食用了一些不洁净的食物,或者饮用了不洁净的饮水,导致hp感染;
2.日常不注意个人卫生,进食前不洗手,并且接触到了hp感染者的唾液,体液,甚至呕吐物,以及粪便排泄物等等,而感染了hp;
3.家人或者周围同事中,有hp感染者,并且长期与他们保持密切的接触,尤其共用餐具等个人物品;
4.与hp感染者共餐时,没有做到使用公筷、分餐以及餐具消毒和餐前洗手,甚至使用了hp感染者使用过的,不洁的饮食器具导致hp感染;
可以和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一起吃饭吗?
原则上,尽量不要与hp感染者共餐,如果是家人或者必要的聚餐,那么,一定要做到以下4点。
1.一定要采取分餐,用公筷;
2.碗筷,餐具一定要高温消毒;
3.聚餐前,一定要洗手、消毒;
4.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dcb95899916f23ef.jpg)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防范hp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具体建议从以下4点做起。
1.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2.日常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食物尽量熟透食用,生冷食物一定要洗净;
3.口腔讲卫生,餐后要漱口,牙垢要清除;
4.定期去检查,阳性要治疗。
总结:尽量避免与hp感染者一起吃饭,如若必须,那么,坚持做到分餐吃,用公筷,先洗手,勤消毒。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医患家特约回答:消化内科张医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状,微厌氧的细菌,存在于人的胃粘膜之中,是导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细菌。如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甚至是肿瘤等。
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口-口”“粪-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寄居在胃粘膜上皮,随着胃粘膜上皮的不断更新脱落,幽门螺杆菌会随之脱落到胃液中。通过胃食管反流,有可能进入到口腔中,从而通过唾液传播给他人。如果随着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的幽门螺杆菌进入肠道,从粪便中排出,污染了食物和水源,便成为了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