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将哥弟的儿子全部杀死,为什么不杀哥弟的女儿?
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后宫组成部分,
据原太子妃郑观音墓志记载,李建成有五个女儿,一直由太子妃郑观音抚养成人,除次女李婉顺外,其他女儿信息不详;李元吉有六个女儿,成人后分别嫁给大臣之子为妻。
原东宫及齐王府中的女眷都被李世民接收了,其中最著名的是齐王妃杨氏,深得李世民宠爱,还给李世民生下了一个儿子。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几乎要把杨氏立为皇后。

除掉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与没有杀掉其女儿,都是政治的需要。
不管李渊是否有意让李世民接班,是否李建成等要谋害李世民,李世民政变的目的就是杀掉太子等人,自己上位。同时,杀掉他们的儿子就是为了避免有人再拥立他们反叛。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及与太子关系密切的李元吉,唐高祖李渊也退居二线做起了太上皇,李世民顺利登上了皇位。
但至此,并没有万事大吉,太子党的势力依然存在而且非常强大,李世民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杀掉。
自古以来就是子承父业,这是天经地义的。只要李建成的子孙还在,就会有一些不甘寂寞的人,寻找机会谋求叛乱。这对于大唐基业的稳固是十分不利的,历朝历代的教训都是血腥的,李世民不可能不清楚。
斩草除根,并非李世民下手太狠,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女儿们却大不相同,女人自古就是地位低下,即便贵为公主也没有继承权。史上屡屡出现的外戚干政,几乎都与太后有关,绝少有公主一族参与朝政。至少在武则天称帝之前是如此,只有唐朝中后期,公主们才成为厉害角色,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未见的事情。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已经背负着绝情寡义的恶名,既然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儿们不能够威胁他的政权,也就不必斩草除根,留下她们也可以彰显李世民的宽容、仁德。
即便有反对李世民的大臣,也不会去支持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儿们,而这些女儿失去了父族的依靠,能够活下来,也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鉴于此,李世民也就没有再难为他们的必要了。
最后,还是看一下司马光老先生咋说的吧:
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立嫡以长,这是礼法,但谁叫太子李建成无谋略,而李世民功劳这么大呢?遇到这种事,就是李渊这样明智的人,也只能是装糊涂,最终听天由命吧!
一起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夺权力,把权力搞到手还想稳固的传承下去。不得已除掉他们的儿子,也是惯例,至于女人们没有继承权,也没有人鼓动其造反,至少玄武门之变前是这样。
这也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儿们得以活下来的原因。如果是在武则天称帝、太平公主干政之后,这事就很难说了。不过,这就是政治,她们也算是幸运的。

李世民一出手,就把自己的兄弟给宰了。顺带着兄弟的儿子们也都被李世民给宰了,为什么?白居易这句诗写得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是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女儿,李世民却采取了另外一种态度,那就是充入掖庭,给了她们一条活路。
其实这是隋唐时期的一种特色,家中犯了谋反之罪,男丁都要被斩杀,可是女人却能够留条活口,只要听话肯配合,一般都是被充入掖庭做奴仆。要不谁家的女儿无缘无故愿意做奴仆呢?上官仪被杀后,武则天就把他们家的女眷充入掖庭,上官婉儿就是在掖庭长大的。
李建成和李元吉,各自有5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