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将哥弟的儿子全部杀死,为什么不杀哥弟的女儿?
世民涕泣,辞以不欲远离膝下。
但李世民却不说是扯淡,只是一个劲的哭泣,说不愿意远离父皇膝下。
李渊明白李世民的心思,就宽慰说:“天下一家,东西两都,离得不远,我想你的时候,伸伸腿就到了,你也不必挂念。”
这等好事,李世民没有不干的道理,就准备启程前往东都洛阳。
将行,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取之易矣。”
李建成、李元吉得知这个情况,就商量说:“这岂不是放虎归山嘛。秦王到了洛阳,要地盘有地盘,要兵有兵,可就不好办了。把他困在长安,就是一匹夫耳。”
这哥俩就秘密命数人上奏高祖,说:“秦王的左右听说要去洛阳,都欢呼雀跃,看样子是不想回来了。”同时派遣近臣陈说厉害,这时候李渊又改变了主意,这事就此作罢。
李渊在处理太子与秦王关系问题上优柔寡断,致使其兄弟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血拼。

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一,太白金星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说法,这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哦。
《资治通鉴》:己未,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
到了六月初三,金星再次白天出现在这个位置。傅奕秘密上奏说:“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
恰恰李世民来请安汇报工作,李渊就把这密奏拿给李世民看。于是,李世民趁机把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的事奏知李渊,而且诉苦说:“我自己觉得也没啥对不起兄弟们的事,但他们却要杀我,这好像是在替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报仇啊。我屈死了不要紧,但到了地下,见到了王世充等人,实在是不好意思哦。”
李渊望着李世民,表现出惊讶不已的神态,随后说:“明天咱爷们就理整理整这事,你最好早点过来。”
张婕妤暗中得知了此事,就急忙告知李建成。李建成召来李元吉商议,决定提前入宫逼迫高祖李渊表态。
不料走到宫城北门玄武门时,被禁卫总领常何阻拦。常何本来是太子亲信,却已经被李世民策反,但李建成并不知道。
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一大干人等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不知底细,一起骑马奔向玄武门。李渊也已经把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召集起来,准备审问此事。
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发觉事不对劲,就调转马头企图逃跑。李世民在后面追着喊叫,李元吉沉不住气就射了李世民一箭。但由于心急,没有射中,李世民开弓一箭就射死了李建成。
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多人赶来,一起射死了李元吉。李世民命尉迟恭担任宫廷警卫。
当时,李渊正在海池上划船,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了船上。一看这架势,李渊明白游戏已经结束。
李渊寻求裴寂等人的意见,萧瑀与陈叔达说:“李建成与李元吉本来就没啥谋略,也没啥功劳。现在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就立秦王为太子,处理国家大事吧。”
李渊随即说道:“好啊,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早就想把江山委托给秦王了。”
李世民前来,跪在李渊胸前,哭得一塌糊涂。
然而,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曾怀疑关于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实性。司马光认为:建成、元吉虽然是顽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蔑。
见过这事的人都已经死了,没见过的人说啥都有可能。真相如何并不重要,结果是明确的,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给杀死了。
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仍绝属籍。
李建成、李元吉的那些儿子们全部被杀死,而且从宗室的名册上除掉了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