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携带核弹的导弹遭空中拦截,后果会是怎样?它还会像原来那样爆炸吗?
如果用A原子弹轰炸B原子弹是否能引爆被轰炸的B原子弹?答案也是不能。铀——银白色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熔点1130℃,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自燃。
制造原子弹的核装药平时一定是存储在重金属容器中,以隔绝辐射。A原子弹爆炸时的高温高压会在毫秒级的时间内把B容器以及铀升华(固态变气态)。根据铀具有自燃的特性,会剧烈燃烧而形成化学爆炸,但是,B这种情况不是核爆。
核弹受到外界的撞击、爆炸,实质上摧毁了发生核爆的条件有网友这样分析,与其说核弹是一种炸弹,不如说核弹是一套精密的仪器装置。当它受到外界攻击的情况下,意味着这台仪器受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执行核起爆的各种指令,“电脑死机了,软件硬件都瘫痪”,更加抑制了核爆炸。
无论是在飞机、直升机、汽车,还是电梯里,“核武橄榄球”都与总统形影不离。结论:宁可相信有拒绝核爆的哑弹,也不要相信有第二种引爆核爆的功能。美国总统形影不离的手提密码箱可以证明。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和关注,谢谢!
这么多答案几乎没一个说到点子上,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核弹头的安全设计”或者“现代核弹头的起爆条件”。说句实话,现代核弹头的起爆条件非常高,大家只不过是出于对核爆的恐惧心理,想当然的认为核弹被拦截后很危险,然而实际上类似与被子弹击中、被导弹拦截或者被爆炸碎片打中,都不能引起现代核弹头的爆炸。
现代核导弹被拦截产生的后果
如果装载核弹头的导弹被拦截,如果被击中的是核弹头的运输载具(导弹本身),则基本上会发生常规爆炸,主要是引起导弹燃料的爆炸,此时不会引发核爆;如果击中的是导弹上装载的核弹头本身,根据现有的核安全设计,基本上不会引爆核弹,除非有极为特殊的意外的出现,且这种意外概率极低,一般都是数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这种概率可能比擦枪走火的几率还要小的多。所以,你可以认为现代核弹头被击中,不会产生引起核爆或者大规模核泄漏的风险。
现代核弹头的安全设计
首先,是核弹头的“单点安全”设计标准,也就是除非包裹核材料芯的常规炸药,被均匀引爆才会引发核爆,如果是某个点被击中或者非均匀爆炸,是不可能引发核爆炸的。根据英国国防部的报告,一些极端以外可能引发“单点安全”设计失效,但是这种危险发生的概率全年中仅为十亿分之二点四,即使如此低的概率,英美两国仍然开启了新一代核弹头安全设计机制的研究,力求将风险降的更低。其实单就安全论,现代核弹头的安全性比一颗手雷要高的多的多。
其次,IHE顿感炸药装药,这一点设计其实是更强化了前面的“单点安全”设计规则,IHE顿感炸药耐受打击的能力要比普通的CHE高爆炸药强的多。IHE在面对各种物力撞击、火烧、爆炸的耐受程度非常高,单就撞击条件来讲,IHE需要获得高于高爆炸药12倍以上的碰撞速度才会爆炸,根据测试能够做到面对子弹直射而不爆炸,面临大火只会燃烧而不发生爆炸,如此苛刻的条件连触发核弹头的常规炸药爆炸都很难做到,更别说触发“单点安全”规则的均匀的爆炸了,所以即使被导弹直接命中核弹头,也基本上不会产生核爆。
最后,耐火弹芯设计,这一条又是针对上一条“顿感炸药”的强化安全措施,因为虽然IHE在面对撞击、爆炸、大火时很难发生爆炸,但是存在因火焰引起燃烧进而引发“武器级核材料”的气溶胶化,核材料气溶胶化后的放射性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因此现代核弹头又专门设计了“耐火弹芯”,在核弹头的弹芯外围包裹特殊的金属材料,一方面耐受高温燃烧,另一方面约束核材料不会因意外大规模扩散。一般耐火弹芯可以抵抗1000℃以上的高温燃烧几小时而不破裂,即使核材料因高温燃烧融化后也被约束在金属弹芯内而不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