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一新生入学,揭开了太多家庭的无奈和自卑?
最安稳的应该是老六了,毕业时,他放弃了济南几家企业的offer,回到福建,进入他父亲所在的那家国企。
工作一年后,又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那会的公务员考试不像现在这么难,借助在国企工作压力小,时间多的有利条件,第一次考试就上岸了。这是知识的力量和所处圈子的眼界所决定的,是他的眼界,也是他父母的眼界。
平时在群里最活跃的就是他,往往也只有他打开聊天的话题,如果不是他的存在,可能这个群就会一直寂静下午,永远也不会有未读消息。
我算是宿舍里混得最一般的那一个,毕业后留在济南一家地方国企工作,也算是端上了铁饭碗。但是工作三年后,因为想回老家,就放弃了国企的工作,进入一家合资企业。进入合资企业后才发现原来国企里的工作有多么舒服,所以,兜兜转转又跳到了当地一家国企。
就在这三跳两不跳的过程中,错失了几次提拔的机会,现在勉强混个主管,但是因为缺少人脉,而且本身在这家企业工作年限少,工作开展起来并不顺利。
好在我天生就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也缺乏老大那种要强,前几年趁着房价较低,东拼西凑买了几套房子,现在借款也还得差不多了,也算是衣食无忧。
写在最后
大学毕业至今,已经是第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各奔东西,过着不同的生活。
平时联系并不多,只是偶尔在群里聊聊天,但也都是有一句没一句。毕业时,那句“以后一定要多聚聚,四年的兄弟情一定要珍惜”已经犹如校园里那脱落的墙皮,早就被岁月冲刷得一干二净。
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城市,现在又有了家庭和孩子,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筹划聚会。话说回来,如果真要聚在一起,还有共同语言吗?
这句话时常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不知道宿舍的另外五位兄弟是否有同样的疑问。
我们宿舍六个女生,其中就有一个新疆美女是一个富二代,不仅长相甜美,而且身高175厘米,最关键是她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所以在大一新生报到之后,她毫无悬念的过了层层关卡很顺利的入了学生会,艺术团。
而且据她说刚刚高考完就去学驾照,一拿到驾照,她爸就送了她一台20万的车。
刚刚报到的那些天,每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轮流给她打电话嘘寒问暖,怕她生活不适应。
羡慕死像我这样父母一天一个电话都没有,只有晚上会微信问候一句的孩子。
对于她的有才能顺利进到学生会也让这个我和另外两个室友去面试很多其他社团都被淘汰的人羡慕不已。
我们这个寝室虽然一共住了六个女生,但只有我和隔壁床的玲子是武汉本市的。
其他四个都是外地的,除了一个新疆的富二代还有就是一个四川的,一个湖南的,还有一个山东的。
四川的那个女孩和我一样家里都是二胎家庭,她家还有一个弟弟只比她小一岁,今年跟她一起参加的高考,考上四川的一所211重点大学。
她是复读一年考上的本科,她说本来她准备今年即使考不上本科也绝对不会去复读一年了。
因为复读一年的压力太大了,压得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寝室里面只有我跟她家庭相似,家庭环境也差不多,都是普通老百姓加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她新生报到还是自己一个人坐火车找到学校来的。
本来有校车接新生报到的,但因为她过来那天就她一个人,所以学校没有派车,让她自己打的到学校报到的。
刚刚第一天,我们寝室六个女孩除了我和那个四川的女孩,其他四个人全部都有离家综合征。
都在说特别想家,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是玲子,居然晚上想爸爸妈妈想得哭起来了。她从小就是爸妈的心肝宝贝。
被父母宠着长大的,从进寝室之后,她爸爸妈妈帮忙清理床铺到铺床叠被打扫卫生,完全不要玲子插手。
就可以看得出来,她以前肯定过着十足的公主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