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我考入市区的一所部级中专。整整三年,我把金庸跟古龙的小说全部看完。后来实在无书可看,我竟然把琼瑶阿姨的书给看完了。

金庸的小说一般都会把人物放在某个历史阶段。如《射雕英雄传》写的是宋末元初,《倚天屠龙记》则是元末明初,《鹿鼎记》写的是康熙年间,《书剑恩仇录》是乾隆年间。这样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让人把故事跟某些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金庸的书武打场面很多,一招一式都有名字。什么“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九阴白骨爪”,“一阳指”。让年少的我恨不得生在那个年代,也好学学这些盖世武功。
古龙的小说没有招式,有的只是意境。每个人出场感觉都是高手,可是帅不过三秒,立马就会被人干掉。李寻欢的飞刀,荆无命的左手剑,傅红雪的魔刀,陆小凤的灵犀一指,都让我神往不已。总是在想,我要是学会这些绝技,还怕泡不到妞吗?




古龙本人也是浪子,写的爱情也是很好的。如李寻欢与林诗音,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阿飞和林仙儿,林仙儿是个男人都可以上,唯独阿飞不可以;傅红雪与翠浓。
相比而言,金庸的书不想看第二次。古龙的小说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觉。
古龙有24部经典作品,金庸只有7部。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当中,有8部比较平庸,可读性较低。
金庸有8部平庸小说。
1.《鸳鸯刀》。
金庸是一位非常认真的武侠作家,1972年封笔之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慢慢修改作品。
但是,金庸也有应付差事的时候。
这部作品,一群武林高手参与争夺鸳鸯刀,他们的目的性,都不是太强。
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更加草率,大家像小孩子扮家家一样打开了鸳鸯刀的秘密,却只有四个字:“仁者无敌。”
这部作品,真不像金庸的风格。
但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找不出任何代笔或伪作的痕迹。
由此可见,金庸在创造鸳鸯刀的过程中,就为了连载任务而应付差事。在修改作品的过程中,由于这部作品基础太差,没有多大的修改价值,金庸就懒得去理会它了。

2.《白马啸西风》。
这部作品,虽然带着武侠小说这顶高帽子,却没有任何武侠味道。
从头到尾,最多的内容就是描述李文秀的心理活动,全是相思之泪,完全没有“侠”的味道。
这部作品,打斗描述得非常少。
偶尔打一架,不是你推我攘,就是在草地上翻来滚去扭打,完全失了“武”的风范。
把《白马啸西风》归类为武侠小说,只因为它出自金庸的笔下,而不是依据小说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