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的将领也不少,现简要作一介绍,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一、共和国开国将军:
共和国广西籍有18位开国将军,主要有韦国清上将、李天佑上将、韦杰中将、冼恒汉中将、莫文骅中将、覃健中将、韦祖珍少将、卢绍武少将、朱鹤云少将、吴西少将、张英少将、欧致富少将等等。
二、抗战时期牺牲的广西籍将领(只写师旅级以上将领):
1、 陈济桓,广西岑溪人,中将参谋长,1944年11月在桂林保卫战中以身殉国
2、 陈 烈,广西柳城人,军长,1940年10月在云南富宁牺牲
3、 钟 毅,广西扶绥人,师长,1940年5月在河南苍苔镇殉国
4、阚维雍,广西柳州人,师长,1944年11月在桂林保卫战中以身殉国
5、周 元,广西宁明人,副师长,1938年5月在安徽蒙城牺牲
6、夏国璋,广西容县人,副师长,1937年11月在吴兴与进犯日本侵略军激战中牺牲
7、梁 军,广西人,延安保安司令部副参谋长,1942年在战斗中牺牲
8、庞汉祯,广西靖西人,少将旅长,1937年10月在上海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中牺牲
9、秦 霖,广西桂林人,少将旅长,1937年10月在上海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中阵亡
10、高致嵩(1898—1937),广西岑溪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国民革命军追赠中将。最高军职为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旅长。
11、马威龙,广西容县人,少将旅长,1938年5月在兰封会战殉国
12、李绍嘉,广西贵港人,副旅长,1937年在南京保卫战殉国
13、朱立文,广西百色人,新四军副旅长兼团长,1941年在汉阳与日伪作战中牺牲。
三、国民党中广西籍的将领:陆荣廷、沈鸿英、林虎、谭浩明、莫荣新、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夏威、罗 奇、石 觉等等。
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一用历史数据作答:
桂系简介:抗战前桂系部队并不算多,只有170-176七个师,淞沪会战爆发前,经过李宗仁白崇禧和国民政府谈判,蒋介石最终答应桂系增加131.135.128.188.189和新19师共六个师的编制,并增加一个21集团军番号,并答应中央军不在广西征调兵源,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8月李宗仁决定带兵出桂(175师留守广西)。
桂系部队编制是采用了国军标准的甲种配置一个军下属三个师(乙种军是两师),每个师两个旅,每个旅两个团。37年8月下旬全军陆续开拔,10月初各部到达徐州集结待命。第七军的170.17172三个师分别部署情况为:171师开赴连云港接替税警团防务,170师于东海附近布防,172师由火车开送山东日照布防。(因之前各阵地布防的税警总团和德械师87.88师第一批分赴淞沪战场参战,留下阵地由桂军接替防务)10月中旬,廖军长升任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由副军长周祖晃升任军长。10月12日奉令以一七一师调沪作战,用火车输送,于17曰到达南翔,接胡宗南军阵地,因此桂系部队从山东和徐州一线分别开赴淞沪战场,
因随着淞沪会战的进行,国军伤亡惨重,尤其是起带头作用中央军嫡系早已伤亡殆尽,桂系开始从徐州和山东两地分别奉调参战,此时淞沪会战已经开战两月。桂系参战部队有第7军171师和48军的三个师最先到到战场,也就是说,网上神文传说中的六个师冲锋是不对的,淞沪会战参战部队桂系只有四个师番号。
淞沪战场包括会战后的吴兴长兴阻击战,桂系到达的实际完整建制的有170.173.174.三个师,和171师511旅,172师516旅。176师1051团,共计总兵力为四师一团。其中171师第513旅少将旅长高仰如,因在淞沪战场临阵脱逃被枪决,所部溃散,经整理后余部一个团参加了淞沪会战末期的嘉兴阻击战。
国军淞沪会战共计伤亡近30万人,其中核心的大场战斗就伤亡近20万人,桂系到达后开始发动反攻作战。按照作战命令以胡宗南第19师(附511旅1022团)、第173师(欠519旅)、第174师(欠522旅)、第176师(1051团)附第1020团(实际番号170师510旅)编成攻击军,由谈家头、陈家行之线攻击前进,保持重点于左翼。第一攻击目标为日军第9师团的桥亭宅、顿悟寺一线,第二攻击目标为第3师团赵家角、西六房之线。第171师(欠513旅)为第二攻击师,攻击军各个师准备2个基数弹药,由第21兵站分监推进至南翔口弹药交付所实施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