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白沙桥的沧桑岁月
明溪县城有一白沙桥,又名龙门桥,现名东方军桥。其横亘渔塘溪,文化底蕴深厚,实用价值高,永驻明溪人记忆中,甚至为明溪县城代名词。
与明溪县同龄五百年
渔塘溪,源自距城区10公里五通凹,为峨眉山城北溪与雪峰山南关溪汇合而成,经岩前黄沙溪,汇入莘口沙溪。渔塘溪绕明溪城而过,其正北处有儒学桥直达峨眉书院,偏东处有济川桥通往将乐方向。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溪建县,称归化县。白沙桥亦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由首任知县郭润主持建造,已有550年历史。
豪华壮观步行桥
明天启三年(1623年),邑人李应宿、李茂春在旧白沙桥东百余步,即东乐门外岸边,新建白沙桥。下开四个水门、三个破水“刀”。上构桥屋三十九橺,中建三层六角楼,祀魁星其上,并延请汀州府通判李应午题匾“龙门首渡”,后本邑进士谢家树题匾“星桥亘汉”,进士陈汝元题匾“杰阁干云”,均悬挂于桥楼之上。三层桥楼整齐别致,中六角楼巍峨宏大,时为明溪最豪华桥梁、耀眼建筑。
从白沙桥楼上,可眺望“明溪八景”——“狮塔标奇”及周边“白沙夜月”。每当月朗星稀,坐在白沙桥楼花厅放眼望去,近处是月色笼罩下的田野溪流,渺渺茫茫;远处是隐隐约约狮山高塔,影影绰绰,如梦如幻,予人以无限诗意与遐想。明人陈喆《白沙夜月》诗云:
十里寒涛拥白沙,一川晴雪洒蒹葭。
圯头黄石谁遗履,岸上青苔或浣纱。
题柱当年成感慨,吹箫明月想豪华。
鱼龙寂寞渔矶冷,好拟西风泛远槎。
明代陈喆诗
明代所建南山塔
屡毁屡建古桥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一场特大洪水冲毁白沙桥,墩毁岸崩,屋柱倾颓,窗棂脱落,檐断瓦飞,一片狼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知县赵垣召绅士、商贾商讨修复白沙桥,民众自发义捐,经数月抢修,使“塞者通、破者完、废者补、旧者新、倾者扶、斜者正。”就此,知县赵垣撰有《重建白沙桥碑记》。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洪水再次冲毁白沙桥,邑绅陈兴嗣、黄仕繁、梁达成等捐资,将桥关四门修复,因经费不足,桥屋、桥楼未能重修。1933年,就在奉令将归化县改为明溪县的四月十四日,特大洪水又冲毁儒学桥、济川桥和白沙桥,桥关崩塌殆尽。1941年11月,在民众催促下,县长王维梁召集叶大增、黄玉昆等组建“明溪县修建龙门桥委员会”,募款筹建,将白沙桥四个水门,改为三个水门、二个破水刀,桥面用三合土加固,桥楼因已坍塌,未重建,此后仅用于通行。
方便太平军和红军往返
清咸丰七年(1857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天京事变”后,率军二十万自江西入福建。五月,据龙湖,毁圣庙,先后占据全县二百多个村庄。九月,在离县城十里处岩里村赖氏祖堂设攻城总部,清知县罗楠拟炸毁白沙桥以阻太平军攻城。躇踌间,太平军已从白沙桥蜂拥而进,罗楠仓促率众守城,被乱石砸死。岩里赖氏祖堂厅柱上,至今仍留有太平军一幅对联:“统貔貅出都门召集英豪清满虏穴,扫胡妖到天涯聚成俊杰保太平天。”
1931年7月初,红军解放归化城,毛泽东、朱德亲临明溪指导革命斗争。毛泽东住城北四贤祠,朱德住白沙桥东一里远的谢厝湾。朱、毛常经白沙桥进东乐门到县城办事。
改成公路桥后多次更名
1957年,三明荆西至明溪荆谢公路通车。1958年白沙桥再度重修,桥面铺上粗厚木板,加宽加固,以通承重汽车。1966年,红卫兵贴出“勒令”说“白沙桥”名宣传白色恐怖,要废除,并改名“东风桥”。1988年,县政府拨出专款将“白沙桥”改建成钢混凝土桥。20世纪90年代,明溪县委提出“开发河滨路”“小县大城关”建设目标,“五纵五横”道路不断延伸,河滨北路逐年繁华热闹,白沙桥也由城外桥变成了城内最拥挤的一座桥梁。
2013年,福建省财政厅支持明溪老区建设,拨出专款重建白沙桥,历时三年,2015年竣工。新建白沙桥,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桥技术,大跨度过溪,桥面双向六车道,两边留有宽敞人行道,护栏石雕,上刻原桥上题匾图案和古人题诗,两边桥头塑有红军雕像。还竖起装饰性半椭圆形高拱,装上各色彩灯,色彩斑斓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