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个人物,被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差不多一个地位,孙策当年也是有大志向的人,但是孙策的志向再大,也没有施展出来,而且他的死也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说起来尽是遗憾。据文献记载,孙策实在外出打猎的时候,被一个无名小卒所暗杀。对于孙策这样的人物来说,这样的退场方式实在是让人觉得悲哀,甚至是憋屈。

孙策死后,责任重担就压在了18岁的弟弟孙权身上,这也奇怪,正常的都是父死子继,而孙家却出现了兄死弟继的情况。要说孙权,从小就是个聪慧的人,也很有胆识,但是长大后的孙权明显不如小时候招人稀罕,哥哥孙策死后,孙权对于之子侄女们不能说不好,但也是有一定的私心。
孙策遇害,孙权上位
汉献帝兴平二年,孙策拿着父亲意外得到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物,向袁术借了3000精兵,回到江东重振孙家基业。孙策也确实是有真本领的,就靠着这么点兵力,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统一了江东,届时世人都称赞他为英雄。

此时,就连曹操都感叹道:“难以与他争锋了!加之袁绍正与曹操对峙于官渡,所以,为了安抚孙策,曹操还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孙策小弟孙匡为妻!但是曹操这样的人,当然还是防着孙策的。曹操得到消息,孙策可能回趁着官渡之战偷袭许昌,于是曹操先发制人,命令陈登私下联系孙策治下的山贼,在江东作乱,好让孙策大小这个念头。
可是这些小动作很快就被孙策知道了,孙策也不是好惹的,教育是就带领大军讨伐陈登。在行军至丹徒山的时候,孙策突然提速进入山林射猎,由于速度太快,护卫都没有跟上。
就在孙策进入山林的一条小道时,面前突然出现三个人,孙策觉得不对劲,立马拿出一支箭射中了其中一人,但是一人对三人总是有些吃力,另外两人趁机向孙策放箭,孙策躲不及,脸部中箭。此后护卫追上来当即斩杀了刺客,但是孙策的伤实在是太重了,不治而亡。经过调查,这三名刺客是许贡的门客,在许贡被孙策杀死后,他们就开始秘密对孙策进行暗杀!当他们得知孙策要讨伐陈登后,他们三人就沿路跟踪以寻找时机!

孙策在临死前,把弟弟孙权叫到床前,取出将印,交给孙权,语重心长地说:“东征西战,攻城克地,你的能力比不上我,但在使用人才,保住家业方面,我不如你,从祖上到我这一代,好不容易才开辟江东这一块领地,你要想想父辈创业的艰难,可要好好地守住它。”孙策又一一嘱告部下,好好地帮助弟弟。就是这样,18岁的孙权临危受命,担起了哥哥留下的责任。
孙策为何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孙策之所以传位给孙权,有三个原因。
首先,孙策被暗杀时才26岁,他的儿子孙绍还是个婴孩,据推测在当时最多也就10岁,这样的一个孩子根本没有办法承担军事指挥权的重任。
其次,孙策也是没权利传位给儿子的,孙策去世的时候,并不是一位君主,他只是东汉的一个臣子,是讨逆将军、会稽太守,袭父爵乌程侯,朝廷怎会允许孙策将军权传给自己年幼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