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江东如今的军事实力,也不是孙策一个人创下的,是从他父亲孙坚开始,有众多人一同创立的,这份家业他不能私自独吞。
而且孙策的4个弟弟中,孙权是最有能力最有魄力且性格温和的,孙策对他很看重也很欣赏,他才是继承大任的最佳人选。18岁的孙权接管江东后也没有让孙策失望,在周瑜、鲁肃等人的帮助下,能好好经营,不仅保住了江东这块领地,势力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和曹操、刘备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孙策死后,后代如何了
孙权称帝后,也没有忘记哥哥的交代,一直为江东的未来出力,而且还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那么孙策的后人被怎样对待了呢?

孙策共有四个孩子,但是只有一个儿子,有三个女儿。儿子孙绍,一开始也被孙权封为吴侯,次年,又改封上虞侯。而长女嫁给了吴国丞相顾雍的长子顾邵,次女嫁给了大都督陆逊;三女嫁给名将朱治次子朱纪,且都是孙权保媒。其实孙策对这三个侄女都是不错的,为她们的终身大事做了主,也算是谋了归宿,但是对于孙绍就有些难说了。
孙策死时,孙绍年龄太小,无法担当,于是才让孙权但此重任。而且这江东的基业都是孙坚贺孙策打下来的,孙权是吃了父兄的庇佑,按理说应该善待孙绍,给孙策追封为帝,孙绍封王也不为过。但是孙策却都没有做,毕竟给孙绍封王的话,他长大后也是有机会称帝的,所以孙权只是给他封了侯,这也是孙权的私心作祟。

孙策终遭绝后
孙绍的儿子叫作孙奉,孙绍死后,孙奉就继承了父亲上虞侯的爵位。在三国后期,吴国当时的掌权者是孙权的孙子孙皓,孙权很是看好他,还给他取名叫“彭祖”希望他能长寿,万彧还曾夸他才识明断,有长沙桓王的气度。
孙皓刚开使确实有些明君风度,体恤百姓,节俭宫中用度,但是他并没有坚持下去,刚刚有些成绩就开始自满狂暴起来,甚至用暴力手段治国,听风就是雨,滥杀无辜。甘露元年(265年)三月,孙皓派人随同徐绍、孙彧去魏国给司马昭送回信,其实就是一封拍马信,徐绍行至濡须,有人向孙皓打小报告,说徐绍称赞中原,孙皓二话没说就把徐绍召回来杀死,将其家属迁徙到建安。

吴末帝建衡二年(270年),孙皓由于妃子王氏之死过度悲伤,很长一段时间都闭门不出。恰巧当时有民间流言传出,说孙权的第五个儿子子孙奋和孙策孙子孙奉两人其中一个迟早会夺回皇位,孙皓大惊,居然听信了这谣言,于是将他们两人全部杀害,孙策至此绝后。
结语
总的来说,孙权对孙策的子孙安排,有周到的地方,也有私心,还是有些显得比较凄凉的,毕竟处于皇室之中,在皇权的吸引下,很多所谓的亲情也就淡了,更多是利益来取代一切,而孙策估计也没有想到,孙家的后世子孙会自相残杀,他也落得一个绝后的下场。
孙策有一子三女,唯一的儿子叫孙绍,先封吴侯后改封上虞侯,三个女儿倒都嫁的不错。总的来说孙策死后,孙权对哥哥的子孙待遇是很一般的,孙权称帝,居然只追谥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而且还不能世袭罔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