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现在就跟着文字,开启一段非洲奇特文化的探索之旅。

01
为了更好地区分中非文化的差异性,先简单阐述一下我国农村还流传的丧葬礼仪,这样的话会更直观一些。
以前,我对这方面涉及很少,在我这个年纪,大部分时间都在不同城市念书和工作。
如果村里有老人去世,很少参与这种告别礼仪,最多也就磕个头,吃个斋饭就完了。
直到去年,我调回了老家工作,二伯父在去年夏天因一次意外而不幸离世,第一次近距离参与了农村白事的整个过程。

城市在不断变迁,这种文化在城市已经很少见了,很多年轻人应该也是知之甚少。
现在我就把大致的过程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好了,现在我们开始。
1、小殓
二伯父走得比较突然,医生诊断是突发性脑溢血,从医院出来后就兵分两路,一路去购置必备的丧葬用品寿衣之类的,一路赶紧回去整理衣物和房间。
小殓的过程要尽早,断气后肌肉细胞会逐步死亡,很快就会出现四肢僵硬的现象,一切准备就绪后,堂哥给自己的父亲穿了衣服。
2、通知亲朋好友
这个过程不复杂,确定好了具体情况后,就可以通知远近的亲朋好友逝者已经去世的消息。
我们这边一般是前后三天,接到电话后自然知道哪一天该去,随后准备花圈、礼金、礼品之类参加葬礼。
每来一位亲友,家属都要去下礼,下礼后亲友才能进入灵堂缅怀。

3、停灵
逝者遗体停放在正屋灵堂,当天会有音乐队,也有念经祈福的一些人参加,有家宴来做饭等后勤之类的,随后就是接待前来奔丧的亲友。
关于灵堂的布置就不细说了,每个地方都差不多,有专业的服务队专门负责。
4、守灵
停灵期间,白布、麻绳等如果没有,都需要采购,晚辈们到了晚上需要在灵堂轮流守护,很多人会选择打牌、看电视来打发时间。
5、出殡和下葬
现在都是遗体火化,选好时间点出门,殡仪馆派有专门的灵车过来接,从殡仪馆出来后,就是去墓地下葬了。
整个过程,庄严沉重、哀伤无奈,每个人都比较严肃,脸上写满了悲伤。
彼此也会说些勉励宽慰的话,感叹人生不过数十载,终有一天化为一捧黄土,尘归尘土归土。
逝者已逝,生者亦要坚强。

02:下面开始说说非洲加纳的葬礼
在加纳这个西非国家,一生中最隆重的不是婚礼,而是葬礼。
在他们的传统文化里,人的离世会去另一个空间,只是生存的环境不同而已。
所以加纳人在葬礼上并不会很悲伤,反而会乐意烘托气氛来慰藉死者和亲友,他们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人在去世以后,家属会以手机或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亲朋好友,跟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会在自己所在的那一片区域进行广而告之。
农村郊区的话,他们会在村里显眼的位置张贴讣告,如果是城镇,会购买广告牌进行公告。
如果富裕的家庭,还会把逝者生平经历制作成图册分发,可以自行带走,以便日后追思,换位思考的话,如果是我,应该收不下这样的一份“重礼”。

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
如果你和逝者还有恩怨未了,可以随意写上自己现在的所思所想,或埋怨或原谅,然后在逝者下葬之时烧毁,以表示双方的恩怨矛盾,从此两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