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可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朱瞻基吃长生不老药啊!
秦皇汉武唐宗吃慢性自杀的长寿药都有记载,我们不能武断下结论。他的太爷爷朱元璋是强力反对长寿不老药的,对常吃仙丹的鲁王严加痛斥,后来鲁王20来岁就死了,死于过量食用长寿不老药。
明宣宗在遗诏上说得很明白,他是一个生死看得很开的人,不会追求长生不老。
2、蛐蛐罐说。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a4644165ecc48aaf.jpg)
由此可见,明宣宗根本不可能对长寿不老药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只有他的小宠物——蛐蛐。
有网友就脑洞大开地分析,说他的蛐蛐罐的化学成分里含铅,他那么爱玩蛐蛐,手接触得多了,时间长就会铅中毒了。
那么,退一万步说,即使这是真的,难道皇帝就不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吗?
还有就是皇帝一切都有伺候,拿罐罐的活儿还需要皇帝亲自动手吗?
他喜欢的蛐蛐有不少罐罐,总不能说蛐蛐含铅多吧。再一个来说铅中毒需要一个量,他就是摸摸罐子,捏捏蛐蛐也不至于中毒吧。
铅中毒的确会造成死亡,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就是铅中毒而死,他是药里含铅。
再说了,皇帝的蛐蛐罐那都是能工巧匠的得意作品,怎么能连安全都不能保障呢?有人可能会说会不会皇帝吃的药里含铅?
的确,一些中草药里含铅,但历史没有记载明宣宗得什么慢性病,也就是说他没有经常吃药,更何况就是经常吃,也不可能一定含铅吧?
3、积劳成疾说。
明宣宗骑马能杀敌,上朝可治国,而且他的工作量要比明太祖、明太宗少了很多。明太祖时期,朱元璋谁都不信任,像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
他熟知天下得来极为不易,要保住天下,并世代相传,就必须好好工作,甚至天天加班。朱元璋的工作量可是要超过996的,当然不可能是007的。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a1c1878072b88b21.jpg)
明太宗完善了内阁,工作量减少一些,到了明宣宗时,让太监学习深造,毕业后很快就业,太监分担了他一部分的工作量。明宣宗的工作量明明减少了呀!怎么越减少越容易累呢?
再则说了,明宣宗并非是工作狂,我们前边说了,他可是会劳逸结合了。玩蛐蛐瘾太大了,让朝臣有意见,让后人编排。
他驾崩后,其母张太后,一怒之下,让蛐蛐们迎来了春天!故而,明宣宗的过劳死一说不成立。
(三)我所分析的明宣宗之死真相。
明宣宗之死,遗传病的可能性最大。
也许您会说,明太祖、明太宗都很长寿,似乎这个说法不成立。
明太宗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活过50岁的,其寿命(不按虚岁)分别是1岁(朱高燨)、46岁(朱高煦)、47岁(朱高炽)、48岁(朱高燧),除了朱高煦被处死,其他都善终。
朱高炽10个儿子,其寿命(不按虚岁)为明宣宗36岁、郑靖王朱瞻埈62岁、越靖王朱瞻墉34岁、蕲献王朱瞻垠15岁、襄宪王朱瞻墡72岁、荆宪王朱瞻堈47岁、淮靖王朱瞻墺37岁、滕怀王朱瞻垲16岁、梁庄王朱瞻埴30岁、卫恭王朱瞻埏(shan)22岁。
十个人中40岁以下高达7个,只能说那3个遗传了永城的张皇后的基因,这七个王爷遗传了明仁宗的基因。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ca143f82194d5628.jpg)
再来看看明宣宗的后代们,享年40岁以下就有九个。
按寿命升序分别是熹宗、代宗、武宗、思宗、穆宗、孝宗、宣宗、英宗、光宗,称得上是老寿星的也只有是明世宗和明神宗了。
即使他们也没有超过朱元璋、朱棣的年龄,根子在哪里?
我认为根子不在明仁宗这里,也不在明太宗这里,而在明太祖这里。
明太祖在位时,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鲁王朱檀等都先他而去,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只活了八岁。
当然,明宣宗及其大部分子孙早死,算起来应该是从明仁宗开始的。
(四)我认为的明朝皇帝的遗传病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da9208c7cb961133.jpg)
明仁宗真的是太胖了,而且腿脚也不好,其实如果您仔细看图的话,就会发现明宣宗比明仁宗还胖,至少从脸蛋上看是这样。
我们知道现在胖子现在一般都会得什么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心脏病等病症,其实这些病症古代同样也有,只是叫法不同,治疗手段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