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在这种制度下,只要是想好好工作的皇帝,就不得不超负荷工作。
朱元璋在位时,是“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也就是说连续30年,基本都没休息过。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一天处理的政务能达到好几百件。
到了朱棣在位时,依然是劳心劳力,日理万机,而且还要御驾亲征。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febc9c2374ffb0d9.jpg)
所以有人就认为,到了朱瞻基这儿,工作量依然巨大,每天超负荷地工作,积劳成疾,以至英年早逝。
可实际上,朱瞻基可比自己的太爷爷、爷爷幸福多了。
虽然到了朱瞻基这儿依然没有丞相,但是当时的内阁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内阁制度是明朝创立的,替皇帝分担工作量的一个设置。
而且除了内阁,朱瞻基还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宫里办了个“内书堂”,挑选一些聪慧的太监在内书堂读书,再选优秀的出来,帮自己办公。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7c11b7a3b59ccbb4.jpg)
这些小太监替朱瞻基抄写文件,减少了他不少的工作量。
后来朱瞻基甚至设立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朱瞻基不仅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皇帝,也是一个脑子很灵活的人,他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会不断地去摸索,去创新。
朱瞻基这种性格,是把个人生活看得比较重的,要他像太爷爷那样,为了事业放弃其他,做一个工作狂,那是不可能的。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aafae48a74ccd3f2.jpg)
朱瞻基留下来的宣德炉、蛐蛐罐和那些精美的书画作品,便是有力证明。
他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有精力设计宣德炉的样式,陶腾蛐蛐、斗蛐蛐,写书法画画送人,这些都能说明,朱瞻基是一个能够合理安排自己工作生活、劳逸结合的皇帝。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1d6ea15268d82b00.jpg)
再者,朱瞻基在位时,整个大明的政局也比明初那会好多了。
明初,北元以及周围外族虎视眈眈,时不时搞事情,皇帝除了搞经济发展,还得想办法御敌。
等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国力也强大起来了,大明整体的局势也稳定多了。
汉王谋反算是朱瞻基时期的一件大事,但是汉王的谋反水平很低,朱瞻基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给治了。
也就是说,朱瞻基在位时,工作量本来就比以前少,而且朱瞻基还会给自己减负,他是不可能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的。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f3db057a09f7c89f.jpg)
5.居住环境中毒说
现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朱瞻基是死于甲醛中毒。
理由是,朱瞻基1425年继位,搬进皇宫居住,这个时间恰好是北京紫禁城全部建成不久。
紫禁城,从1406年开始修建,一直到1420年建成使用。
这种观点认为,朱瞻基搬进去住的时候,宫殿还在大量释放甲醛,他在这种环境住久了,就甲醛中毒了。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779fc4e4b0eeb48b.jpg)
这种观点一眼看去似乎有点道理,但禁不住推敲。如果让了解古代建筑的人看了,那得笑掉大牙。
一方面,古代木质建筑材料单一,都是榫卯结构,并不需要多少胶水粘合;
另一方面,当时用胶,用的也是鱼鳔胶,用的漆,是由十几种植物熬制成的一种油状物,都是安全环保的。
因此,古代建筑装修,即使建完立刻住人都是没问题的。
甲醛中毒说,纯属是现代人以今论古。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h/7e91549278d00edb.jpg)
6.遗传病说
遗传病说,是6种说法中最靠谱的。
你可能会有疑问,朱元璋、朱棣不都是身强体健嘛,能上阵杀敌,而且寿命不算短,能有什么遗传病?至于朱瞻基的老爸朱高炽身体不好,是因为贪吃不爱动。
朱元璋、朱棣,确实寿命不算短,一个活了71岁,一个活了64岁,这在平均寿命比较低的古代,已经算是高寿了。
但实际上,我们看看明朝所有皇帝的寿命,16个皇帝,朱元璋、朱棣算是里面寿命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