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调整,30年工龄涨钱数额是15年工龄的两倍吗?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社保一线实操的HR来说,和前边众多牛人认为“2023年养老金未必涨”的观点不同,我认为2023年大概率是继续上涨。接下来我就先说为什么会继续涨,然后再说30年工龄的养老金增长额能不能达到15年工龄涨幅2倍的问题。
【为什么2023年养老金继续增长】
先不说伴随着2022年养老金增长调整后,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8连涨,但就以下这三大政策利好,养老金实现19连涨就是大概率事件:
一、缴费人数不断增加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约有10.4亿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到了9月底,参保人数已增长到10.47亿。缴费的人越多,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累计的金额就越多,这是明年养老金上调的底气和依据之一。
二、社保缴基数的上调
从今年各省市最新发布的社保基数及上下限基数看,可以肯定地说都是增长的趋势(只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同)。而缴费基数的增长,对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的累计十分有利,这是明年养老金上调的底气和依据之二。
三、消费水平和物价的上涨
不可否认,伴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的确给各地经济带来不小影响。但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平均下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而《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这就是明年养老金上调的底气和依据之三。
所以你看,这么一分析,2023年养老金继续上涨这件事,是不是大概率事件?
【30年工龄的养老金涨幅会是15年工龄的2倍吗】
要知道,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相当复杂的,先上上公式给大家看看吧:
其中:
月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缴费年限×1%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在这个公式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后调整养老金时,变动的因素只有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其他的数据在退休时已经是定数,不会再变了。
继续回到正题:既然只比工龄年限不同的增幅,那我们就假设其他条件都相同,就缴费年限不同来实地的测算一下:
假设老王是60岁退休(个人养老计发月对应为139),退休时社保刚好缴满15年,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6(相当于一直按照社保的60%档缴费),个人帐户累计了5w的余额。当地2021年的社平工资是6000元。
我们把相关数据代入公式测算,可以得出老王在2022年,老王在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分别对应的养老金:
【缴费15年】
月基础养老金=(6000+6000*0.6)÷2×15×1%=720元;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39=359.71元
老王2022年到手的养老金=720+359.71=1079.71元。
【缴费30年】
月基础养老金=(6000+6000*0.6)÷2×30×1%=1440元;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39=359.71元
老王2022年到手的养老金=720+359.71=1799.71元。
到了2023年,我们按照2022年社平工资在2021年的基础上涨10%(参照历年工资涨幅),那么2022年的社平工资就是6600。
我们再把上年度社平工资带入公式,其他数值不变。由此可得:
工龄15年,2023年可领取养老金1151.71元,较2022年的1079.71增加了72元;
工龄30年,2023年可领取养老金1943.71元,较2022年的1799.71增加了72元;144元。
由此可见,如果其他影响养老金核算的基数完全相同,只是工龄相差一倍,那么15年工龄和30年龄在增幅上的确是相差一半。
但在现实中,这种情形可以肯定说只是存在于理想状态之中。因为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确保社平工资相同),工龄相差15年,但只要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养老金计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