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怎样,他是否报复嘉庆之妹呢?
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均生于1775年,于14岁那年结为夫妻。两人都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丰绅殷德的名字还是乾隆取的,意为“福裕”。
两人的结合虽然说是一场政治联姻,但男的英俊潇洒,女的大方能干。两人婚后感情很好,经常一同骑马外出狩猎。和孝公主督促丈夫多读四书五经,积极上进。丰绅殷德和父亲也很尊敬公主。
正因为如此,和珅死后,和孝公主数次进宫哭求哥哥嘉庆帝,丰绅殷德这才没有步父亲后尘。但一切官职和爵位都被剥夺干净。
1806年,嘉庆将丰绅殷德安排至乌里雅苏台(今天的外蒙古)做了一个小官。这对在京城养尊处优惯了的丰绅殷德来说无异于流放。他在那里仅呆了四年,就在郁闷中去世,年仅36岁。
和孝公主独自在京城的豪宅中生活,皇帝对她还不错,49岁在孤独中去世,不知她生前是否会经常想起客死异乡的丈夫?
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曾生有一子,刚生下来没多久就夭亡了。和绅死后,丰绅殷德曾沉迷声色,娶了几位小妾,生下了两个女儿。和孝公主的管家还因此向内务府举报丰绅殷德对公主不敬。
丰绅殷德风流半生,最后结局凄惨。幸运的是,他娶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妻子



,让他保住了性命和一丝丝颜面。
清嘉庆四年,乾隆太上皇驾崩刚刚十日,嘉庆皇帝便宣布了钮祜禄·和珅的二十款大罪,将其下狱抄家。和珅倒台以后,朝野上下开始了对其翻江倒海的弹劾和报复,最后,这位被乾隆皇帝盛宠了数十年,权势一度凌驾于嘉庆皇帝之上的“二皇帝”,被嘉庆皇帝“特旨恩赏”,以三尺白绫自尽于狱中。
身犯二十款大罪的巨贪和珅,之所以被嘉庆皇帝处以“自尽”,而非廷议的“照大逆律凌迟”,主要原因在于嘉庆皇帝所说“念其曾任首辅大臣,于万无可贷之中,免其肆市”,乃系嘉庆皇帝“为国体起见。非为和珅”的理性考虑。
但是,嘉庆皇帝之所以“轻罚”和珅,和珅儿媳妇的求情,也不容忽视。
和珅的儿媳妇,也就是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嫡妻、乾隆皇帝最为宠爱的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乾隆皇帝宠爱十公主的证明例子非常之多,我们选取三处予以说明:
1、《啸亭杂录·续录》有载:
和孝公主,惇妃所生,为纯皇帝最幼女。上甚钟爱,以其貌类己,尝曰:“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2、《清史稿·公主传》有载:
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乘金顶轿。和珅得罪,籍没。仁宗命留资为主养赡。丰绅殷德再赐公爵品级,亦以主故推恩也。
3、《清实录·道光朝实录》有载:
谕内阁、和孝固伦公主、朕之姑也。自幼仰承皇祖高宗纯皇帝钟爱最笃。嘉庆年间皇考仁宗睿皇帝叠加恩眷。至为优渥。
也就是说,固伦和孝公主非但为乾隆皇帝至为宠爱,还被其兄嘉庆皇帝、其侄道光皇帝倍加恩宠。“宠爱之隆, 妆奁之侈”,举有清一朝,再无二例。
乾隆五十四年,乾隆皇帝自己的爱女——固伦和孝公主,指婚给了宠臣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和珅犯下如此大罪,其子丰绅殷德必然受到牵连,被流放、被充军乃至被杀都有法可依,但是嘉庆皇帝就是看在固伦和孝公主的面子上,给予了丰绅殷德特殊的恩宠。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三十八》有载:
丰绅殷德。系固伦额驸。且公主平日最为皇考所钟爱。自应仰体恩慈。曲加体恤。若此时将丰绅殷德职衔斥革。齿于齐民。于体制亦觉未协。和珅公爵。系因拏获王三槐所得。应照议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丰绅殷德承袭。在家闲住。不许出外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