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怎样,他是否报复嘉庆之妹呢?
此外公主几次恳求皇哥哥嘉庆允许其夫丰绅殷德“暂行出城,料理丧事”,嘉庆也给足了他面子,让和珅在死后避免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认知上的难堪。
对于这样一位贤良淑德又有大恩于和家女人,丰绅殷德怎么会去报复呢?
其实说丰绅殷德“报复公主”实属有人诬告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固伦和孝公主府长史奎福向内务大臣温布控告丰绅殷德:“演习武艺,谋为不轨,并欲害公主,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各款。”
嘉庆竟调查发现说丰绅殷德报复公主纯属诬告,不过丰绅殷德在国丧期间生女儿是真事。丰绅殷德承认了自己在乾隆大丧期间,把小妾带进坟园,不守禁忌。
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嘉庆又授予他“头等侍卫,擢副都统,赐伯爵衔。”不久,嘉庆把他流放到乌里雅苏台任职。
由于他过度纵酒行乐和自暴自弃,病倒了。公主心疼他,又去她皇哥哥那里求情让丈夫归来养病,嘉庆应允。不料丰绅殷德在回来的途中一命呜呼,年仅36岁。留下固伦和孝公主守寡,她活到和和珅一样的年龄时去世。
怎么报复?单挑的话,丰绅殷德肯定打不过他老婆和孝公主,能拉十力弓的彪悍所在即便不把他撕了,也能一拳打他个后空翻又翻。叫人的话,人再多能有他哥嘉庆皇帝手下多么。
乾隆、嘉庆这对父子,虽然脾气秉性、执政风格大相径庭,但在疼爱和孝公主这方面是一样一样的,宠溺的要命,如果不是和孝公主的面子,丰绅殷德早就追他父亲而去了。
对这个公主乾隆帝疼爱到什么程度呢?一般后宫的后妃嫔,都是诞下婴儿以后才各有封赏,而和孝公主尚在娘胎的时候,乾隆帝就直接赐其母亲惇嫔为惇妃,即便后来犯了大错,指使人打死了下人,也是重罪轻判,乾隆帝曾说,这种重恶,本来应该一撸到底直接免除一切位号,但看在惇妃曾经生养十公主的份上仅仅是降为嫔位而已,不但如此,没过多久又升了回来,复立妃位,由此可以看出,看在孩子的面上都能对惇妃如此恩宠有加,更何况是对十公主本人呢。
十公主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乾隆就能对惇妃如此开恩,而和孝公主出生后呢,更是宠溺的没边儿,主要原因还是老来得女,当时乾隆已经65岁了,女儿的降生证明自己身体非常强健,还有一点就是据乾隆自己说,和孝公主的相貌与自己非常近似,所以特别钟爱。
宫里几乎所有能玩的玩具,无论多贵重,都被乾隆帝赏赐给了和孝公主,而最重的赏赐就是“固伦公主”这个头衔,绝对是超标准授予,本来固伦公主的头衔只能是皇后所出的公主才有资格获得,就这,皇帝还觉得委屈了和孝公主,竟然说如果她是个男孩,皇位就直接传给她。
如此喜欢的女儿,乾隆帝自然不会以她做为政治筹码外嫁蒙古,又怕蒙古部族提亲的话,自己没法拒绝,所以为了和孝公主一辈子快乐自由,舒舒服服的,乾隆帝在其6岁就亲自指婚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为啥呢?很好理解。位高权重,富可敌国。
原本和珅的家庭情况一般,无非就是承袭个三等轻车都尉,年俸160两,俸米160斛,靠祖宗余荫活得多好倒谈不上,却比普通百姓强太多了,但也仅仅是比下有余而已。
由一个三等侍卫,一飞冲天,入仕就是副部级,也可以说是次长吧,26岁进军机处,这是汉臣们根本不敢想的。
虽然和珅一辈子也没法真正搞定阿桂和王杰,但同样的,他俩也不能把和珅怎样,至于第一红人福康安,和珅不但能把福康安阴了,而且还能让福康安对自己充满感激之情^_^,再加上和琳也算是福康安的战友,且二人关系还不错,所以朝中能动和珅的人,没有。当然,除了颙琰,不过颙琰也是当了皇帝才有机会动和珅吧,早先他和朱珪一起被和珅卖了,还不是只能唯唯诺诺的忍着。
至于家财,乾隆帝不傻,和珅有多少钱,他当然心里有数,没办法,皇帝喜欢,就好像康熙帝纵容曹寅一样,曹寅贪污多少钱,康熙能不知道么。同样的,乾隆就喜欢纵容和珅,没辙,乾隆帝不是没有原则,而是他的原则在于用人重能力,只要能力出众,其他的可以忽略,比如张廷玉,什么三朝老臣,无非就混个资历,乾隆就非常讨厌他,当面就羞辱张廷玉“你觉得你有资格配飨太庙么?”,早就想让他走人,而对于刘统勋这样的臣子,乾隆恨不得一辈子抓在手里,一刻不能放开,结果如他所愿,刘统勋在上班途中猝死,算是因公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