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少数民族武装不断与政府军发生冲突有什么历史渊源?
1、缅北的民族文化与来自平原地区的缅族完全不同!直到民国为止,缅北一直属于归附中华的土司自治。这些土司以自己的方式管理着广阔的缅北土地,有自己的行政司法乃至独立的武装。即便英国殖民缅甸之时,仍继续执行土司自治的方式,而土司行政与心里的上国仍是中华。此外,缅北各族,比如说佤族、克钦族、掸族、德昂族都是华夏跨境民族,他们与我国境内的西南少数民族“山同脉,水同源,树同根,人同种”,所接受的也是华夏文明的绝对影响,比如说普遍说民族语言外的中文,各家主祠里供和是明朝以来的祖宗,甚至不少祖位上供的是江宁府(今天南京)的祖宗,并且注明他们的职位。直到今天,你到缅北第四特区,第一特区,第二特区走走,仍是听到的是普通话,用的是人民币,打的是中国联通或者移动的电话,学校里通行的仍是中国境内的通用课本。缅北民族武装的行政体系也如同中国国内类似。
2、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缅族全面与入侵的日本军队合作,与英军以及后来入境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对抗时,缅北各民族武装坚定地站在反法西斯阵线这边,比如说克钦族在美军的指导下成立了101突击队,先后歼灭了近万名日军,并且将他们的耳朵割下后晾干收藏!果敢族也成立了抗日大队,先后歼灭了包括一名少佐在内的日本官兵,迄今为止在果敢地区仍有抗日纪念塔。相比之下,缅族全面加入日本侵略军一边,与反法西斯军队展开战争,缅甸境内多数地方现在供的主要是纪念日军阵亡的所谓慰灵塔之类,而中国远征军的墓地都被缅族人彻底破坏。
3、缅甸独立后,昂山素季的父亲为了争取缅北少数民族的支持,以从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独立出来,制定了彬龙协议,并以此为宪法基础。然而,当缅甸最终从英国手中独立之后,缅族军人立即废除了彬龙协议,剥夺了少数民族的从政和共同治理国家的权力,甚至迄今为止仍不给缅北少数民族以合法的身份,比如说连正式的身份证都很难拥有。所有的这些持续到今天的历史渊源决定了双方之间的民族战争还得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缅北少数民族武装包括两个大的地方武装邦。1,掸邦。 2,克钦邦
在缅北有十几个大大小小武装队伍,当然是反政府武装,一直是缅甸政府的最大,心病。
缅甸先后被英国和日本殖民统治,在英国殖民统治的时候,当时英国对缅北少数民族统治是经过间接的统治方式,就是保证当地有权力和威望的上层人士利益。来控制这片地区。
后来1942年日本侵略了缅甸,取代了当时英国的殖民地位,在这时正式拉响民族矛盾的炸药包。
因为当时缅甸联邦,昂山将军,领导的独立军,“就是现在的政府军”跟随了日本。想借此利用统一缅甸,但是这边的缅北少数民族克钦邦,等。选择继续跟随英国。所以当时两边发生了武装冲突,造成了缅北武装死伤了一千多人,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继续了后来时和时打的不断冲突。
关注我。 欢迎评论 点赞后续更多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宛穰君,谢邀,下面我来谈谈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g/32f214a4678bf608.jpg)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缅甸民族冲突的大致情况。缅甸1947年10月7日与英国签署《英缅条约》宣告独立,自独立之日起,缅甸政府就与国内少数民族冲突不断,至今已持续70多年,是世界上内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且至今没有和解的迹象。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缅甸少数民族武装与缅甸政府军冲突的渊源以及原因。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og/31752d95aeb700d9.jpg)
1947年2月12日,缅甸现任领导人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与缅甸少数民族代表在缅甸小镇彬龙,签订了《彬龙协定》,这份协定规定了少数民族在其居住区拥有充分自治权,并明确了各少数民族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拥有的权利。有赖于《彬龙协定》,缅甸境内维持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随着昂山将军在1947年9月被暗杀,新上任的缅甸领导层单方面废除了《彬龙协定》,不承认缅甸各少数民族的地位和权利,少数民族与缅甸政府的战争全面爆发并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