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穷困潦倒,娘家为何不相助?
与父亲比起来,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也不逊色。祖上任过巡抚,父辈是当地社会名流,吴曼华自小便受到过很好的文化熏陶。
陆定和吴曼华的感情很好,一共有九个孩子,不过,活下来的,只有陆小曼。
可以想见,陆小曼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有多受娇宠,有多被怜惜了。更重要的是,家庭给她的教育,全是按名媛方向来培养的。
陆小曼天生聪慧,英文、绘画、戏剧,样样出彩。再加上她的高颜值,刚出现在社交场合时,便如旋风般地卷走了很多人的目光。
然而后来的故事也证明,比她满身才华更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婚姻。
19岁时,陆小曼在父母安排下嫁给了王庚。只可惜,在陆小曼眼中,这位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青年才俊,少了浪漫和诗意。
当徐志摩出现后,陆小曼的眼中,便再也没有了王庚丁点的存在。就连已经怀在腹中的王庚的孩子,她都不肯留下。
陆小曼寻了家小诊所,打掉了孩子,可这却给她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导致终生再未能怀孕。
这份感情,王庚洒脱地选择了放手,陆小曼与徐志摩,顶着漫天蜚语终成眷侣,可他们的生活,除了一地鸡毛,还有遍身伤痕。
徐志摩的父母一直不认可陆小曼,对徐志摩断了资助,徐志摩只好带着陆小曼,在上海租了栋三层小洋楼。
当时,徐志摩的工资每月有300大洋,按理说,两人可以生活得很不错了。可这点钱,对于陆小曼的开销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小洋楼每月的租金就得100大洋,家中司机、厨子、保姆、医生、裁缝,加起来不下十人。
陆小曼爱购物,讲排场。奢侈品牌的皮鞋,一次买5双,就连很多名人的太太谈起陆小曼的购物,眼里也满是羡慕。
家里的衣服,更有数十箱之多,貂皮大衣、缀满珠宝的旗袍,款式不一,塞满了衣橱。就连私人裁缝,也都是法国请来的。
陆小曼爱逛戏园子,常将整座园子包场请客。见别人炒股,她也没头没脑地往里砸钱,结果,钱只出不进。
因为病痛,后来她又染上了大烟瘾,每个月开销更大了。
而徐志摩为了给陆小曼的挥霍无度买单,只得四处奔忙,到处兼职。他在五所大学同时兼课,还四处投稿,为了赚钱,就连古玩和房产中介,他也做过。
但徐志摩的赚钱速度,根本追不过陆小曼的花钱速度,他再赚得多,自己身上的衣服,也仍旧打着补丁。
曾有一次,徐志摩在胡适家做客,胡适的妻子看到他衣服上的两个补丁,直摇头叹气。
陆小曼不愿在北平生活,徐志摩只得上海、北平两地往返。为了省钱,徐志摩经常蹭飞机,搭乘那种小型飞机,明知安全系数不高,但他也顾不上。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他也穿着那身打着补丁的衣服,化为了一堆焦骨。
徐志摩的死,徐家人怎能不怪罪于陆小曼呢,如果不是因为她,徐志摩何至于疲于奔命。
徐志摩的葬礼,徐父拒绝陆小曼参加,不过,当时的徐父,每月还是会资助陆小曼一些生活费。
徐志摩的死,也让他的生前好友对陆小曼颇有怨言,与她来往极少。陆小曼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场景。
而此时陆小曼的娘家,境况也已大不如从前了。
徐志摩去世前,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就已去世。当时的陆定,将自己大部分财产都捐给了抗日前线,只留下少部分财产给妻女。
可那时的陆小曼,哪懂坐吃山空的境况有一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啊。她那挥霍无度的能力,不到一年光景,便将父亲留给自己的资财洒得一干二净。
徐志摩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陆小曼闭门不出,这时,翁瑞午成了她生活的重心。
陆小曼原本身体就孱弱,徐志摩还在世时,便常托好友翁瑞午照料陆小曼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