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一直坚强地活着,吃得差穿得差也不觉得自己苦,一心想要两个儿子好好活着。
表弟一直给姑姑说他病情很轻,只要吃药就行了,让好好照顾哥哥,这个谎言可能给姑姑了些许安慰,可,现如今,姑姑该怎么面对现实呢?
姑姑来了。看见我在,还笑着说嫌表弟麻烦我了。当看见表弟的时候,姑姑直接瘫在地上,哭得喘不上气,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斌斌啊,你咋能就这么走了,你让妈咋活呀?……”
我告诉姑姑:“表弟走得很安静,很平和,没有痛苦,她让你好好照顾哥哥,好好活着,他在另一个世界保佑你。”

你和即将死去的人聊过天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和走在生命终点的人聊天,送他们最后一程,做好临终关怀,是一种毕恭毕敬的心理,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的心理,还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
要让他们感觉安心,抚慰他们害怕惊惧的心理,让他们幸福地安详地走,当你做好这些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源自于一点点的成就感。

人终有一死,谁也无法逃脱。但,死亡来临的时候,即将去世的人各种复杂的心理、各种内心的痛苦无法言喻,我们作为亲人,作为陪伴他们走完最后一程的人,我们要用温暖的话语让他们轻松地走。
人在去世之前有三种状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让亲人毫无痛苦地、安详幸福地去往另一个世界。
第一种状态:害怕
应对话语:
每个人都不愿意死,每个人都害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我母亲过世的时候她抓着我的手,不停颤抖,我坐在床上,把母亲抱在怀里,
安慰她说“妈,不怕,你看外公外婆都来接你了,你的小伙伴可以和你一块玩耍了,我们都会好好过日子的,你放心,你需要啥你给我托梦,我一定给你送过去”,母亲安详地离开了。

第二种状态:不舍
应对话语:
生前过得幸福的人,死前自然是对亲人和幸福生活的不舍,一些人甚至临终前喊着:“我不想死”。
善意的劝告:另一个世界是极乐世界,没有痛苦,更幸福,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家人就又团聚了,先去的人先享受幸福。
在弥留之际,让她们脑海里充满幸福感,描绘一幅美好的画面,让她们在幸福中死去……

第三种状态:坦然面对
有一种人内心很强大,她们心中有信仰,对死亡不惧不怯,她们认为死亡是一种超脱,这样的人,甚至是微笑着离开的,我们只有默默祝福他们……
其实,对待老人,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多输送一些心存美好的意志,让他们在最后的日子活得淡然,走得坦然。

写在最后
人人都是血肉之躯,在这个阳光雨露的世界上来一趟,谁都想多呼吸一天新鲜的空气,然而死亡谁又能躲得掉呢?
陪伴将要死去的人,我们有必要、有责任让他们放心地、幸福地、爱祥地离开,这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让他们感受最后一次来自亲人的爱。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好好生活,不要等到在生命的尽头抱憾此生……
流着泪写完此篇文字,希望表弟在那边健康幸福。
谢谢你的阅读,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幸福……
外甥女刚过完18岁生日不久就去世了。去世前3天,晚上我在医院陪护,她忽然幽幽地说:小姨,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
我以为她会说出那个一直梗在我心底的迷惑,没想到,她看着我,眼神中满是恳切:我走了之后,你能帮帮衣浩扬吗?
我有点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