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我老公开了一天的车,累得都不想动了,口气也不太好:“我没空!”
她不死心,站在门口想了一会儿:“狗好久没洗了,等下你去给它洗洗!”
我老公用手捏捏太阳穴:“爸不是天天在家吗?你不会让他洗一下?”
我婆婆不放弃:“我厨房那灯好像坏了,你帮我去看看!”
我老公没办法,只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去给她弄灯。
不到两分钟,我老公就下来了,脸色看起来很不好:“就是插座松了,怎么净给我找事!累死了,我去休息了!”

我婆婆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没劲了,因为大家越来越讨厌她。
可她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怪我们不理解她。我都不明白我们要理解她啥,每天吃饱就出去溜达,和一群老太太聊天。回来爱吃就吃,爱睡就睡。她还有啥不满意的?
写在最后:别人家的老人可以为年轻人分担,她是来帮倒忙的吧?她要是一直这样自私自利,恐怕我们会越来越讨厌她。
父母养大我们虽然不容易,但我们也是有忍耐极限的,请不要无下限地作,把最后一点亲情都作没了。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亲情,才能走得更长远!

近60岁的姨外婆又打电话来找我婆婆借钱,我让婆婆严词拒绝她,因为她自己有儿有女呢!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她借钱,不是帮她而是害她。
姨外婆是我婆婆最小的姨,因为年龄差不多,两个人从小在一个院子里一起长大,后来两人还一同嫁到了同一个村子里。她比我妈辈份高,所以我们叫她姨外婆。
姨外婆当初嫁的人家可比我婆婆嫁的人家,家庭条件好多了。以至于以前每到过年回娘家时,所有人都是一个劲儿地围着姨婆转,夸她命好。
姨外婆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当了好些年兵,复员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大山里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女儿大学毕业后嫁了一个好人家,据说家里是做大生意的。
在儿子婚后不久,姨外公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家里一下子失了顶梁柱。因为姨外婆平日里很贪玩,根本就没有管过家里的大小事,姨外公的店她也不会经营,她就连店铺带货打包转让了。
村里人问她:“李姐,你把店铺转了干啥?让儿子去打理啊?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口碑老店,值钱着呢。”她只是笑笑,不说话。

结果有一天她来我家,当着一屋子的人说:“我才没那么傻,给小华(她大儿子)打理,赚了钱都归他们两口子了。我这样一转让,钱多钱少都进了我自己的兜里。”
话说,姨外婆一直是瞧不来这个儿媳妇的,说她家里太穷了,和自己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在她儿子结婚那天,贺新郎时,新郎要跪拜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姨外婆赌气,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第二天,他儿子去接新娘,因为新娘家住在大山里,那个路九拐十八弯的。车队缓慢地行驶在盘山路上。可有时候心里怕什么,它就来什么。
正当他们的婚车要转过一个大山头时,对面快速驶来了一辆泥头车,猝不及防!司机操作失误,车子侧翻,翻落到旁边的一大片竹林里。
所有人吓得惊慌失措,赶紧沿旁边的小路,下去救人。司机还好,就手肘擦伤了一点,但是新郎就没有那么幸运,腿摔得失去了知觉。
新娘没接到,新郎先被送进了医院,你看这喜事给闹得!接亲的人里面,有人小声地议论:“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最后诊断结果出来,腿粉碎性骨折,要做手术。
家里的流水席还是正常的开席,因为亲朋好友都到齐了,大家一波接一波地吃着酒席,就是迟迟没见一对新人。最后听接亲回去的人说了这事,大家也是一阵唏嘘。
新娘子收到消息,还穿着婚纱就急急忙忙地赶往了医院。姨外婆得知消息也赶过去了。她见到儿媳,扑上去,抓住她头发就是一阵撕扯,嘴里还骂骂咧咧。根本就没想着先看看儿子咋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