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都怪你,我看你就是个克夫相,看吧,我儿子还没娶你过门,这大祸就临头了,你这个扫把星。”儿子喊着:“妈,快别打了,这事哪能怪小玫啊,是司机操作失误了。”
听着儿子一边龇牙咧嘴,忍着疼痛,一边护着儿媳的样子,姨外婆气不打一处来,“让你不要娶她,你偏不听。没过门就倒了大霉,以后有你苦头吃。”
结婚的时候,儿媳收了3万的彩礼,亲家母全部送了回来,给儿子做了手术,还给了小两口一万块,说是给女婿的术后康复营养费,并嘱咐女儿,“好好照顾小华,以后两个人好好过日子。”
姨外公去世后,姨外婆觉得在老家住着没有意思,她看到儿媳,觉得是给自己心里添堵。于是,她带着转让店铺的一大笔钱,投奔了嫁在外省的女儿。
一直只听说她女儿家里做大生意,具体做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每次姨外婆和我婆婆视频,都能看出来家里条件确实不错,还请的有保姆做饭。姨外婆住那啥事都不用做,每天撒欢儿的玩就是了。
姨外婆儿子的腿慢慢康复了,只是留下了一点点跛脚的后遗症。两口子一商量,拿着部队复员时发的补贴,在县城首付买了一套房子,搬去县城住了。老家就关门挂锁了。
姨外婆的女儿对她还是很照顾的,可谓是相当的尽心,想吃啥就买啥,出去逛街,看中的衣服鞋子,买!因为生活无忧,住的时间长了,姨外婆又结识了一群新的朋友。
她经常跟着这群阿姨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到处旅行。还经常发各种小视频到社交平台,引得我婆婆是一阵羡慕。“你姨外婆的命是真的好。”
有一天,姨外婆的女儿跟她诉苦,说自己老公的事业遇到了瓶颈,要面临转型,需要一大笔钱,问母亲能不能多少借点?等运营正常了,立马就还给她。
姨外婆思来想去,跟女儿说:“丫头啊,我这是留的一点养老钱,你看女婿做那么大的生意,认识那么多的朋友,也不在乎我这老太太的三瓜两枣,再说你爸不在了,我要是生个病,指着这钱救命呢。”
女儿听姨外婆这样说,虽然心里很失落,但也没办法。老人不愿意借,总不能强求。她只好陪着老公到处去找人借钱,最后不得已还借了些贷款。
姨外婆的儿子搬到县城后,开了一个社区便利店。儿媳妇原本读的就是护士专业,应聘在县妇幼保健院做了一名护士。
没错,她儿媳妇的学历比儿子高。姨婆常说:“这可不是好事儿,以后会压着我儿子一头。”儿媳当初看上她儿子,也是因为自己心里有一个军人情结,就是想嫁个当兵的男人。
话说姨外婆没借钱给女儿,但是她听信了一起玩的一个阿姨的话,把钱给人家拿去,做了投资。说是一本万利,每天只需要坐等收益进帐的那种。
尽管女儿家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姨外婆依然是我行我素,仿佛这些糟心事和她完全无关。旅行,参加老年大学的各种社团活动,跳广场舞,打麻将,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儿媳生下大宝的时候,姨外婆就象征性地回来看了一眼,“是个女孩啊,那还要生个二胎的。”儿媳的同事听着姨外婆这样说,都背地里悄悄议论:“小玫这婆婆可真是个奇葩。”
儿子希望姨外婆留下来帮忙照顾一下小孙女,可是姨外婆说:“你自己开店有钱,她上班也有工资,我帮你们带孩子,一个月给我开多少工资啊?还有,我不做饭啊,你最好是请个保姆做饭。”
儿子很无奈,但没办法,他知道妈妈这是懒了一辈子了,想让她老了来伺候人,她可真是找各种理由搪塞你。最后这个念头只好作罢。
姨外婆又去了女儿家。儿子的岳母听说了这事,在女儿休完产假时,她来给他们带孩子了。岳母心疼女儿女婿,她不要工资,还自己贴补着给孩子们改善伙食,给小外孙女买新衣新鞋。
姨外婆女儿家的生意是越来越不景气,最后把家里的保姆都辞了,女儿自己也出去工作了。没办法,姨外婆只好留在家里,帮她送孩子上学。每天饭菜都是女儿下班了回来做。白天姨外婆出去下馆子,都不自己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