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带状疱疹迁延的神经痛如何治疗?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25 带状疱疹   利多   神经痛   阿片   水痘   抗病毒   免疫   药物   患者   疼痛   中医   神经   皮肤   病毒   发生   财经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带状疱疹的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沿着神经带状分布和单侧分布、呈现密集成群的疱疹。带状疱疹有明显的疼痛感,不过愈后很少复发。带状疱疹易发生在老年人和免疫缺陷的人身上,患有系统性疾病、局部受到外伤和中毒,还有急慢性传染病可诱发带状疱疹,那带状疱疹神经痛该如何治疗呢?下面一起来!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带状疱疹为什么会出现疼痛?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累及神经和皮肤,因此可以出现身体单侧的成簇水泡,伴有明显的疼痛。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带状疱疹起病往往是由于儿时患过水痘,而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成人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再度活跃,且沿着感觉神经感染,发展成为带状疱疹。一般导致免疫下降的因素有疲劳、紧张、情绪不稳定等,另外化疗的病人、器官移植的病人也容易患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可以出现沿着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水疱大小不一,疱壁紧张发亮,外周有红晕,常伴有剧烈的疼痛感。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患上带状疱疹神经痛该如何治疗呢?

患上带状疱疹后,出现的神经痛是比较难以恢复的,如果在急性期的话,一定要重视神经痛的治疗,最好到专业医院就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修复神经的药,还可使用止疼药,可以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也可以防止中枢敏化。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外,也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通常是由于肝经郁热、脾虚湿蕴以及气滞血瘀等导致,通过针灸等中医外治法,可以达到清热利湿、益气养血、祛瘀止痛作用。根据患者的情况,运用针灸、刺络拔罐、热奄包等外治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阻滞的神经畅通,修复疏通被破坏的神经,祛瘀生新,逐步减轻解除疼痛,使患者彻底康复,不留后遗症。提醒一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关键是治疗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研究显示1个月内疗效最佳,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日常该怎么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神经炎症反应性病毒性皮肤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劳损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就会发病。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说,带状疱疹的预防首先是要祛除诱发因素,像熬夜、劳累、疲劳、休息不好或者其他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并且要做到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其次要预防感染;再者也可通过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来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之,带状疱疹的根源是免疫力下降,因此应努力提高抵抗力。尤其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更应该格外关注,及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另外,对于刚刚做完手术、受到严重伤害、工作压力太大、过度劳累、感冒发烧、患有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后的人群更应该做好生活调理,防止受到感染。喜欢本文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收获更多皮肤相关知识,请点击头像关注【皮肤科专家刘志勇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界定

大部分国外的研究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定义为皮疹出现后(90~120)天仍有神经疼痛,但在我国的临床工作中当患者疼痛超过一个月,我们往往就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处理原则予以治疗,因为该病往往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宜早期给予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

1、抗病毒药物的早期、足量使用:抗病毒治疗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积极作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减少病毒含量与毒性,在病毒未造成神经进一步损伤前抑制病毒复制,从而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机会。有报道指出带状疱疹发病72小时内应用抗病毒药物可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疗程应尽量达到 2周或适当延长。7Wh拜客生活常识网

2、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

相关阅读:

  •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 老年人带状疱疹要及时查肿瘤
  • 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症怎么治疗
  • 老人带状疱疹后遗症症状有哪些
  • 带状疱疹要好的症状是什么?
  • 全面认识老年带状疱疹
  • ​老年人带状疱疹怎么治?
  • 带状疱疹的饮食禁忌 食疗也可治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的饮食禁忌 患者们一定要牢记
  • 带状疱疹的饮食禁忌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