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制作的跟进视频更像是‘翻译机’,帮助大家做密码指导、安全提示、动作讲解。但是翻译练习的视频谁都可以做,我还是要做自己的原创内容。”刘坦言,相比其他博主,她的课程“比较少”,不会有高强度的动作。都是她很喜欢的健身和燃脂舞。不过她会根据网友的建议安排更有趣的课程。
颜在Keep平台做过两年的健身教练和课程设计师。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近200万粉丝的体育UP主。他观察到,疫情爆发以来,健身房关门,很多健身教练就转到网上,一些做得好的教练就成了全职博主。
针对课程受众多为男性用户的情况,他将自己的课程按照减脂、单部位训练、姿势调整、家庭训练、新手应用进行分类。在他看来,“做运动课程和做品牌一样。内容一定要有重点,不能面向所有人。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根据需求推出应对内容,同时讲解大家需要的‘干货’和安全培训的小技巧”。
今年年初,刘明显感觉到身边很多健身教练都在试水自媒体,有机构邀请她分享、培训自媒体运营。在她看来,“云健身”的普及不仅让线上课程更加丰富和优质,也促进了健身行业的发展。
“也许有些人会更喜欢网络课程,但有些人会通过网络课程养成健身习惯。疫情过后,他们会转向线下健身,为线下健身场所带来引流。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线上精品课程会倒逼线下健身教练更加专业。”颜也认为,线上精品课程的增加将促进健身行业更好的发展。“在家锻炼的人越多,疫情过后愿意线下锻炼的人就越多。”
在北京经营一家健身中心,让王丽萍觉得很有意思。“虽然疫情反复,中心的学生每天都会和健身博主一起健身,但他们渴望在线下场馆训练。那种大家一起挥汗如雨,你争我夺的感觉和氛围,是网络直播无法企及的。”但她也看到了健身市场从线上到线下的激烈竞争。“疫情过后,我们将继续完善课程和服务,与大健身行业一起快速发展”。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孟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