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5月10日深夜发布的公告,预计5月10日至13日,广州将出现持续性暴雨,全市将面临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等风险。经防汛抗旱防风总指挥部研究,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2022年5月10日20时至5月12日24时,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公共交通停运,工地停工,居家办公。(5月11日《国家商报》)
乌云压城欲摧,山雨欲来投其影。现在是南方的雨季,降水增多,暴雨频繁。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尽早部署实施应急预案,预防暴雨带来的各种灾害,是非常必要的措施。这次广东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对当地民众和城市安全都有负面影响,需要做好防范。广州、佛山等地连夜下发通知,部署各项应急措施,可谓实实在在的“未雨绸缪”之举。
现代城市建筑密集,有大量的工厂和商店,交通网和管网非常复杂。一旦发生强降雨引发的暴雨灾害,短时间内无法顺利排水,极易引发城市内涝等灾害,以及触电、溺水等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我国南北方汛期洪涝灾害频发。城市排水防洪形势复杂严峻,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挑战。
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城市暴雨灾害,北京“7·21”、邢台“7·19”、郑州“7·20”等特大暴雨,均出现超过历史记录的强降雨,呈现降雨时间长、强度大、分布广的特点。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粗心大意,灾害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预案部署措施,不得不引起重视。各地要牢记这些惨痛教训,加强应急防范措施部署,以免再次发生。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自然灾害很难完全预测和避免,人力资源也很难与之抗衡。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灾害预警系统和应急措施,尽快做好防灾工作,提高救灾的应对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影响,挽救更多的生命,减少财产损失。就像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预防一样,虽然“十防九防空”的概率是年年有,但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一旦我们放松了思维,就有可能被灾难空骗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因此,当暴雨灾害可能发生时,世界各地城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停课、停工、停工、在家办公等措施,以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杜绝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虽然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是防灾的必要成本。政府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为减少强降雨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要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确保商品销售流通畅通,让市民生活有保障。
作者: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