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六月四日电。题目:龙舟鼓声,激发两岸共同文化的活基因
新华社记者康淼、邓
又是一年端午节,赛龙舟,两岸薪资传递。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厦门集美,“龙虎跃”2022海峡两岸龙舟赛正在现场进行。红旗三开,龙跃出浮水。赛龙舟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民俗,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龙舟文化开始流行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Xi,我将上下而求索。”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也在同根同源的两岸文化传承中茁壮成长。
龙舟见证了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历久弥新,共同的文化基因不可磨灭。在闽南和台湾省的主要方言中,赛龙舟被称为“别山山”。据说清朝嘉庆年间,集美“十八龙”的勇士将闽南龙舟文化带到了台湾省。今年端午节,海峡两岸的龙舟队再次齐聚海峡西岸,台湾省与大陆同胞结成“融合伙伴”,激发“龙舟精神”的延续,成为又一段佳话。
“龙舟精神”薪火相传,深深联结着海峡两岸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竞技龙舟赛,会激发昂扬的斗志;赛龙舟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充满了乡愁和乡愁。龙是中国文明的象征。端午节期间,海峡两岸有数不清的龙舟比赛。循古礼,龙舟“触目”。都是猎云旗,打雷击鼓,桨手同心同德,中流击水。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只看一眼,就会瞬间引起情感共鸣。
“龙舟精神”追古鉴今,寄托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海峡两岸龙舟赛的比赛场地集美龙舟池是由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他希望龙舟比赛能增强中国人的体质,发扬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嘉庚先生一直牵挂着台湾省,他的三个遗愿之一就是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今天,海峡两岸的桨手和龙船池同舟共济,同心奋斗。他们说过程比成就更重要。他们用汗水凝结情感,用默契诠释心灵。在他们的相互理解和帮助中,写下了“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注脚。
从历史到现在,“龙舟”承载着传承千年的强烈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意识,滋养和激励着两岸同胞。饱含两岸亲情的龙船鼓声,闪耀着中华文化自信的光芒,必将照亮游子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