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一根鼻拭子,轻轻放入鼻腔,忍受鼻尖和眼角的酸性,慢慢旋转四次,然后将鼻拭子放入抽取管中,浸泡挤压,将液体滴入测试卡的加样孔中。过了一会儿,我瞟了一眼,一个负杠把检测卡扔在了桌子上。
每天早晚重复同样的操作。复旦网格化管理两个月了,用过的抗原检测卡在我寝室桌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望着天空,望着黄昏的夜,看得见摸不着。每个人的焦虑就像未修剪的头发和胡须一样一点一点地增长。这种情绪不能持续太久,每个人都必须找到一个出口。
要度过待在室内的时间,我的方法就是健身,把坐月子的日子变成我个人的瘦身之旅。这一年来,从找工作到写毕业论文,频繁的熬夜、暴饮暴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让我原本平坦的肚子上长出了厚厚的一层脂肪,让我变得异常可爱。
封期的时候,就空抖落了尘封的瑜伽垫,把自己“折腾”好了。或者打开健身软件自己定制,或者在社交平台上化身“耿宏男孩”,立刻开始跟着音乐的节奏。当身体开始运动时,感官的物理体验使人感到有活力,运动产生的内啡肽突然使自己振作起来。
自从封闭后,我成功减掉了十几斤的体重,漫步吃着沙滩上养的肥肉,成功变成了更贴心的肌肉,身上的线条又变得棱角分明了。海豹的不方便意外,成为了沉没的瞬间,也是惊喜。
除了开始运动,很多同学用脑力训练来对抗枯燥的宿舍生活。好在我总是让大家在群里分享今天的学习收获,好让我偷点“二手知识”充实一下自己可怜的大脑。
只有平方英尺的宿舍里,有同学在临摹文徵明的《落花诗卷》,在梦幻的落花诗中思考笔墨之美;有的同学搬出了哲学大部头,终于开始准备征服歪歪扭扭的海德格尔,趁着流行空;也有学生在封闭的房间里听了王德峰教授的《坛经解读教程》,屈服于中国传统哲学,学会了用自己的心去解决迫在眉睫的人生问题…
那些才华横溢的学生展现了他们的神奇力量,令我惊叹不已。在蜗牛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常常让我感叹“我不配在复旦读书”。
有的人自己寻求,有的人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案。舍友s君选择做一名努力的志愿者,带着服务校园的成就感度过艰难的时光。往往早上六七点钟,S先生就蹑手蹑脚地爬起来,消失在宿舍里,有时深夜才回来。
每天晚上十一点多,刚脱下防护服,他经常大汗淋漓地冲进淋浴房洗漱。一个多月后,他已经成为一个区域志愿者的总经理,在服务同学领域成功“做大做强”。虽然他很累,但能感觉到他的精神状态一直很高。有时我会问:“当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如此努力地工作时,你会累吗?”s君会说:“累当然累,但是当你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时候,你会觉得很舒服。”
的确,无论是管理自己,还是学会帮助别人,只要你开始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就能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点,并牢牢抓住。前几天看《圆桌学校》,几位主持人在聊的时候都提到了一句话:“焦虑的反面是具体的,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
如果不能在特殊时期赞叹这个世界,那就要学会自律的生活方式,视其为秋霜,无为而治,以儆效尤。
(本文来自论文。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