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期间,吃粽子是不可避免的。你支持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别着急,巴特尔。让我们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的选择!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从一开始就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用茭白叶(茭白叶)包裹小米使之成喇叭状,称为“玉米小米”。这就是三角粽子的始祖。
还有一种竹筒,里面盛满米饭,密封烘烤,叫做“筒饺”。“云南名竹筒粽子”也找到了自己的根。
那时候,粽子不是端午节的食品,而是祭品。而且只有一种口味,就是白饺子。
屈原投江后,人们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粽子成为端午节的标配。
到了魏晋时期,粽子开始有了不同的味道。它是甜的还是咸的?
据南魏历史记载,粽子里会包红枣、栗子、蜂蜜。很明显,这是汤圆的做法。
那时,古人已经开始研制“异国风味”的粽子。
金代裴元所作《广州志》记载,岭南地区会用无花果做粽子。无花果的味道是酸甜的,这种粽子肯定是甜的。
到了唐代,糯米逐渐取代了小米,粽子的口感更加细腻,颜值也大大提高。唐玄宗诗中提到的“九个粽子”,是用彩线将九个大小不一的粽子绑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单靠创意取胜,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专门记载。
最享受生活的宋朝人,吃粽子的方式多种多样。网络名人的“冰饺子”是宋朝的人吃的。诗人杨万里有句诗“三峰冰盘粟米”,意思是粽子要冰镇后再吃。吃的时候要蘸白糖和蜂蜜。这一口到底有多好吃,一大批诗人为之叫好:“蜜饺冰为谁叫好”(范成大《重午》),“蜜汁浸粽子色作丝”(宋陈藻《重午二韵梁悼古》)。
松子粽子在宋代也很受欢迎。《岁时杂记》、《东京梦记》、《武林旧事》都有记载,除了红枣,还有松子、核桃……苏东坡这位“顶级美食家”甚至吃了杨梅水饺,还兴奋地写了一首诗:“不绝。
从历史开始到宋代,甜粽子是粽子的主流,咸粽子没有存在感。
直到明代,上海华亭学者、宋的一篇亲笔信《竹雨山宅杂部》中记载:“粽子,用细凿的糯米打磨,晒干,用芦苇叶煮熟,用米卷成团,用蜂蜜、豆瓣酱,或猪肉糖,或肥枣,或去皮。
最后,有明确的史料支持猪肉水饺,但可以看出当时水饺以甜为主。
但是到了清朝,咸汤圆彻底“逆袭”了。火腿粽子进贡皇宫,立刻成为“顶流”。根据袁枚的园食单,洞蟾粽子应该是用白糯米做的,用大叶子包着,放入“一大块好火腿”,然后在锅里煨一天一夜。这么讲究的做法,这个粽子一定很香!
历史上,如果非要争的话,汤圆的历史要多得多,它的年代也要长得多。
但是,现在粽子的口味那么多,甜咸粽子已经不是一个东西了,就像生活一样,“甜而咸”才是王道!
新黄河记者:郑楚乔编辑:郑楚乔
作者:郑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