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以薄荷水为汤底的苏式绿豆汤,沁人心脾。
近年来,它已经成为一种“网络名人美食”,拥有许多粉丝。
为此有些人自己去苏州吃,然后带到上海分发给亲朋好友。
所以,不仅在苏州,在上海,做苏州风味绿豆汤的店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专卖店”、“连锁店”…
♦️图片:上海静安
从小在苏州常熟长大,现居上海的魏女士,最近吃了“妈妈牌绿豆汤”。她和周聊起了吃苏式绿豆汤的故事——你以前是怎么吃的?现在怎么吃?为什么会变成夏天的梦?
与常规的绿豆汤不同,苏式绿豆汤像八宝饭一样浓郁。不过其实不止苏州有这样的美食,湖州有各种汤,福州有长乐冰饭。这已经不是苏式绿豆汤第一次“进驻”上海了,甚至在一些菜谱中还被称为上海绿豆汤。金宇澄在《花儿》中写了上个世纪上海的相亲:
或者省一点,去“四如春”餐厅,吃两碗冻薄荷绿豆汤,聊一聊。多好啊。
吃什么?
苏式绿豆汤最特别,一是薄荷水,二是硬糯米,三是不开花的绿豆。有人称之为“三大金刚”,地位不可动摇。
这里说的是传统做法——薄荷水和薄荷一起煮,所以呈现橄榄绿色。
糯米的标准是要硬,不能硬。绿豆不能煮到开花的地步,否则会“翻车”。上海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习惯这样,于是就有了软糯米的“改良版”。
♦️改良版
但在从零食到成人的人眼里,这绝对不是正宗。更何况更硬的糯米和绿豆各有优势。它们吃起来更有嚼劲,不会在汤里浑浊。换句话说,如果太“苏”,那就更像“绿豆粥”而不是“绿豆汤”。
♦️传统版和改良版
至于蜜饯用的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它的主要作用是起到点缀作用,改善外观。红绫口感不好,在五仁月饼中最不受欢迎,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糖果那么甜,现在的人最不缺,所以不用。
♦️微博截图
魏女士告诉周,自制的绿豆汤现在不用红绿丝和冬瓜糖了;用了梅花,吃起来酸酸的,很好吃;至于其他蜜饯水果、樱桃干、橄榄肉等。被选中,强调漂亮的色彩搭配。
怎么吃?
街上卖苏式绿豆汤的“网上名人店”越来越多。怎么选怎么吃?也有精致的。
第一,买的时候看绿豆汤的颜色。如果汤是用薄荷叶做的,那就是橄榄,如果是用薄荷香精做的,那就是透明的。苏式传统难以持久。现在很多都是精华液,成本低,漂亮,但是精华液很重,不太健康。
■图片:微博@s行者无疆z
第二,虽然味道不错,但不要贪多。就算是本地人也不是天天吃苏式绿豆汤。解暑效果极好,但“你又不是天天吃,太凉了降火”,魏女士笑着说。
最后要进行干湿分离,不要提前放糯米和绿豆。放在一起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变成“方便饭”。但即使分开食用,也最好不要超过一天。隔夜饭太硬——这是个“热度”问题。
♦️干湿分离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