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
今年夏天很热,特别热,史上最热,相信大家都已经四面八方地感受到了。
基于此前提,行进在上班路上的 (不爱防晒的) 我,内心也开始暗暗纠结:
既然每天出门都得来一套“全自动热烘”,为了不被晒伤,我是不是也该搞点防晒措施了???
于是我便顺应这份突如其来的需求,开始上网搜索一些防晒商品。
没想到这一搜索 ,竟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相信我,这真的不是一篇广告!!)
“防晒”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当我们开始搜索“防晒”, 印入眼 帘的一号选手们,一般是各种各样的防晒霜,防晒膏,防晒喷雾。
它们,堪称防晒名利场上的精品“回锅肉”。古老而传统,经典咏流传。
接下来,是一些负责物理防晒的选手们,比如防晒帽。
然而,通过对评论区留言与周围使用者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小小问题:
对于很多女孩而言,就算戴了防晒帽,脸上也还是要抹一层防晒霜……因为“总感觉防都防了,不彻底点就不放心。”
从这一步 开始,“防晒BUFF”的叠加之路正式开始。
光戴个防晒帽,怎么感觉好像遮不住全脸?于是,防晒墨镜得戴上吧,防晒口罩得整上吧?
好家伙,再加上皮肤最内层的防晒霜——防晒叠防晒,防晒何其多?
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的积极帮助,各种各样前所未见的 防晒 商品终于 排除万难,被推荐到了 我的眼前。
至此,事情开始变得离谱了起来。
比如,满足以上全部需求的“升级版”防晒单品——“脸基尼”。
即为了避免皮肤被晒伤、晒黑,用各种各样的形状和设计,把脸部裹到只露出一双眼睛,并 以一己之力干掉无数防晒品之总和。
那么,脸上都防晒到这个地步了,身体不防晒合适吗?
普通的防晒外套只能防住上半身——反正咱都已经把 BUFF 叠起来了,哪能让自己的腿被“虎头蛇尾”呢?
于是 ,集合了头部防晒,上半身防晒,手部防晒,腿部防晒为一体的防晒单品,横空出世。
那就是,“防晒黑袍” 。
看到它的那一瞬间,我的脑子里闪过了无数疑问——
就是说吧,如果按照这个防晒逻辑盘下来,出现这个结果似乎也还合乎情理?
但怎么总感觉,好像哪里看上去怪怪的呢?
“过度防晒”,真的健康吗?
对着这身全副武装、自称“硬核防晒”的防晒黑袍,我久久沉思。
思绪飘摇间,不禁回想起了文章的开头、也就是本人开始防晒的起因——
这个夏天,真的好热啊。
因为好热,所以我想穿少点;因为穿得少,所以我怕被晒伤;因为怕被晒伤,所以我开始防晒……
因为开始防晒,所以……我被推荐穿上从脸到脚狠狠包裹,只看一眼就要被“精神闷热”到的超防晒大黑袍。
啊?
……这条防晒之路,怎么还走出闭环了?
与此同时,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的一条新闻——注意!过度防晒或诱发骨质疏松!
内容大约就是,某 90 后爱喝咖啡的硬核防晒爱好者,由于“养蜂人式防晒”而把自己防成了骨质疏松。
医生说,“过度防晒、缺乏运动,有摄入态度的咖啡因,正是骨质疏松的诱因,建议防晒不要完全把自己和阳光隔绝,而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接触阳光。”
日本也曾有过一则相似的新闻。
一位 25 岁的日本女性,由于常年的“过度防晒”与“极致避光”而骨质疏松。
她去医院检查腰部,检查出了由于缺钙而导致的粉碎性骨折,最终身高缩水了 7cm。
至此 ,我 不得不发问:
如果在大约三、四十度的天气里,我们先要在里面穿一套精心搭配的夏日靓服,再要在外面裹一层繁复到令人目瞪口呆的防晒黑袍……
那么,我需要对付的那个“敌人”——也就是紫外线,它究竟是何等的洪水猛兽啊???
是碰到一下就会触发死亡警告的红外线机关吗?是X战警里的镭射眼摘下眼镜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镭射激光吗?
如果没有这等危险杀伤力,它又如何配得上广大朋友们为了对付它而花费的时间和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