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没喝过咖啡,哪个品种好喝?”上海华润时代广场门口的“种子咖啡店”登上电视新闻的第二天,店长天保、天佑两个小伙子接待了许多这样的客人。
他们不是专门来喝咖啡的,更像是来看这一对盲人双胞胎是如何制作咖啡的。
的确,这是个值得“猎奇”的事儿,眼睛看不见的咖啡师,做出需要加满冰块的冰美式,或是需要手工拉花的热拿铁,如何办到?
可当大多数顾客拿着自己的咖啡转身离开时,好奇心显然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看上去很熟练,不像是看不见的啊。”而那些等待咖啡的客人们,眼睛往往全程盯着咖啡师的手,心里捏着一把汗。
天保、天佑是两个出生于1999年的先天视障青年,也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国“唯二”的盲人咖啡师。他们并非本身擅长这个,先接触咖啡的哥哥天保,也只不过刚刚经历了两个月的培训。
他们的出现,也不意味着这些年陆续向自闭症人群、听障人群开放的咖啡行业,同样能够接纳盲人。个中需要突破的困境恐怕还有很多。
而比盲人咖啡师这个新职业更值得关注的,是视障青年们通往常人社会这条曲折的路。
天保、天佑和“种子咖啡店”。被采访人提供
为盲人创造一份工作
在“种子咖啡店”购买一杯咖啡的过程并不复杂。你只需要扫描窗口的二维码下订单,天保手机里的语音辅助软件会将接单信息以普通人难以捕捉的语速和语调读给他听,这是近年来不少盲人得以熟练使用手机的重要技术发明。
整个制作过程中,你等待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如果是一杯冰拿铁,天保会在摸到操作台左侧的一个防滑条时蹲下来,这个位置和高度恰好正对着冰柜。两铲子下去,冰块占满杯子。
天保站起来,右手自然下垂的位置对着牛奶和奶泡的出口。奶泡机中间一排按键从左数第四个,摁下一次正好可以流出一杯冰拿铁所需要的分量。
奶泡打完,天保的脚向左侧平移一步,可以摸到萃取咖啡的机器。机器上原本有许多按键,可以制作不同的品种。为了让天保能够找到对应位置,机器的按键面板上又装了一块厚厚的亚克力板,上面有不同形状的镂空。如果摸到的是方块,摁下去会出一杯浓缩;摸到三角形,出来的就是热美式。而机器流出来的咖啡液,同样也是刚好的定量。
完成这一步,咖啡就做好了。天保向右侧平移两步,左手抬至胸口高度的地方放着杯盖和吸管,他可以很娴熟地给客人打包,并顺势递到窗口,末了说一句:“喝前搅拌一下口味更好哦。”而你向一位盲人咖啡师购买咖啡的历程到这儿也就结束了。
你甚至会有些“失望”,如果只是这样简单,那的确没什么技术含量。此时,这家咖啡店的发起人,也是熊爪咖啡联合创始人天天却会告诉你,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效果。“模块化、标准化,简单培训一下就能学会,两个礼拜就能拷贝一家店,不然你让盲人怎么来就业?”
天保的制作流程娴熟,你几乎会忘记他是个盲人。杜晨薇摄
两年前,熊爪咖啡在上海永康路68号开业,店铺招募了一批听障人士作为咖啡师,掀起了一股特别的风潮。
其实除了难以和顾客交流,听障人士做咖啡本身没有太多生理上的障碍。听障咖啡师阿肯,曾获得全国咖啡比赛上海分赛区创意饮品季军;陈莹莹如今是熊爪咖啡的核心员工之一,幼时因发烧用药致聋的经历并不影响她在全国残疾人职业大赛咖啡冲调项目中获得第一。
但盲人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没有这一套自动化的工具和程序,他们甚至没法确保自己不被咖啡机里冲出来的热水和蒸汽烫伤,更别说每一次准确地调配出咖啡液和奶的比例了。
“种子咖啡店”给盲人创造了一个并没有什么门槛的岗位和一套并不深奥的商业思路:如果能再设计一台自动的奶茶机,那么盲人也可以开奶茶店。如果是冰激凌机呢?近日,一位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过短跑冠军的独臂运动员联系上了天天。“他想让我帮他开个店。我觉得这事儿能成,到时候我给他设计一个独臂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