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晒
物理防晒剂主要防晒成分是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它们像是皮肤的“挡光板”,反射紫外线。
优点:作用于皮肤表层,不被皮肤吸收,温和稳定。
缺点:容易泛白搓泥,质地略厚。
化学防晒
化学防晒剂主要防晒成分水杨酸乙基乙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甲氧基肉桂酸乙基乙酯等。利用上述化学物质吸收紫外线。
优点:质地轻薄,肤感好。
缺点:因其可被皮肤吸收而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
物化结合防晒
物化结合防晒剂同时含有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主要防晒成分,既可吸收紫外线,又可反射紫外线,集上述防晒产品优势,综合型种子选手。
挑选防晒剂时最好先在手腕或耳后试用,如果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说明有过敏反应,建议试用防晒指数低一个倍数的产品,如果依旧过敏,建议试用其他品牌或者选择硬防晒。
如果说硬防晒有自己的一套评定标准,那毋庸置疑,软防晒咱也有防晒系数SPF和PA+。
防UVA的防晒霜一般用PA+标示,“+”越多提示防止晒黑的效果越好。一般一个“+”,可以防护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2-4小时,两个“+”可以防护4-8小时,以此类推。
防UVB的防晒霜一般用SPF标示,SPF值越大,防日晒、晒伤效果越好。常见防晒霜上的SPF值*20(min)就是该防晒产品的防晒时长了,例如某防晒品SPF=30,30*20(min)=600(min),也就是说在户外不超过600分钟就得及时补涂防晒品才能预防不晒红,不晒伤。虽说正常情况下,大部分UVB被臭氧层吸收,同时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但UVB热量极大,容易晒红晒伤,不容忽视。
常规通勤:建议SPF30、PA++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晒作用;
长期户外活动/作业:推荐SPF50、PA++++
资料:浦东疾控
编辑:张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