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老城厢文庙路112号的刨冰店生意热络。盛极时,店主黄琴一家每晚要多熬十来锅绿豆红豆,掌着火候撑到次日凌晨两三点。
文庙路街区,比邻老西门,随着近期旧区改造推进,迎来了一波老上海“回忆杀”。自去年下半年文庙街区改扩建工程启动,就常有市民前去寻味童年;近期,随着文庙所在地块完成旧改征收,更多市民纷纷闻讯赶来打卡留念。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1985年出生的楼先生用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歌词作答:“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
回忆关联着告别,告别却不是结尾。城市更新固然意味着视觉上的焕然一新,但上海弄堂、老城厢的内核总能以不同形式绽放旺盛的生命力。
比如,刨冰店土法调制、独一无二的老上海味道,动漫店和旧书店的老顾客社交圈,这些经年沉淀下来的“上海味”很难因物理层面的变化而消失。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不少小店都尝试在周边择址重新开张,也不乏有心人时刻关注、追随而至。
刨冰店熬制的绿豆
周边寻店址,留住老城厢的上海味道
开在老城厢,土法做刨冰,店面时尚,黄琴家的刨冰店集聚着成为“网红”的各种要素。虽然消费主力是年轻人,但让她引以为傲的顾客是附近七八十岁的老上海。
老人家往往只点绿豆或者红豆刨冰,最纯粹的基础款也能品咂出正宗上海刨冰,“有头发全白、走路颤颤巍巍的爷叔,三伏天开始每天雷打不动两杯绿豆刨冰,一杯给自己一杯给老伴”。
“上海人特别讲究干净和味道正宗。”刨冰店开在黄琴家私房的底楼,店面连着厨房。穿过三四平方米的小客厅就进到只容下一个身位的厨房,环境逼仄却一尘不染,灶头上两个高压锅分别熬着红豆绿豆,香气漫漫。为了这道火候,他们报废了好几个高压锅,焖废过好几锅红豆、绿豆。黄琴说,这是65岁的父亲循着儿时味道熬的豆子,“里面用的全是上好的冰糖、红绿豆,还有工夫和心思。无论我们搬去哪里,老顾客说还得来买我们的”。
这道口味中藏着老城厢小作坊秉持的经商之道,讲究实在、图个问心无愧。好不容易熬制出独一无二的口味,积累起相对忠实的消费者,黄琴一家希望小店生意能在文庙周边延续下去,目前找寻新址最大的担心就是房租压力,“舍不得这家店以及老城厢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客人,未来也会探索更多饮品,比如冬天尝试一下做奶茶”。
有类似打算的,还有在文庙路上经营了近20年的婷婷炸串铺。配合旧改,店铺已于7月10日关张。店主许婷婷目前也在周边寻找新址,她在店铺门面上留下联系电话,还为老顾客们建了一个群,一旦落定就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告知。
社交圈打造忠实消费群
动漫模型店“极模社”店主任恒君在文庙路上开店不到两年,却意外相逢十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
“一些来店的小朋友看着面熟,结果发现是我小学、中学同学们的孩子。”1988年出生的任恒君曾住在东台路,对文庙路沿街店铺的吃喝玩乐如数家珍,到文庙路开店也部分应了他儿时的情怀,“我当年的同学,想到动漫还是会带孩子来文庙路”。
五六年前,文庙路一带模型手办店越开越多,故而有了“上海秋叶原”一说。他认为,文庙路的动漫文化至今仍有一席之地,也跟各家店主社交式经营有关。“喜欢动漫的人彼此相看两悦。基于此再聊聊美食、各种见闻,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既是朋友也是稳定的客源。”
“对我来说,在这里开店最看重的就是社交,感觉很像小时候在弄堂里,躺椅一放乘风凉嘎三胡。”任恒君说,之后打算在汉口路继续开店,不少动漫店也都打算迁去新址。
对旧书店来说,社交正是诠释志同道合的最佳范本。
文庙大门口转角处,中华路上有一家国营性质的旧书店,随着文庙路旧书店及各类小店纷纷撤离,客流量减少,这家店的生意也随之清减。采访时,只有一名顾客站在小椅子上往书架高处寻字帖,“他是收藏资料方面的行家,今天到了一批旧书,我第一时间就给他发信息。”店主姚女士说,不复以往学生挤在书店看小说的盛况,如今的客源都是好几十年攒下来的老顾客,不光挑书还会聊天,“可有意思了,社会热点、国际时事、健康养生他们都会讨论,有时就一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