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动力电池上市 生产动力电池上市公司 8 月动力电池:电池厂商,揭竿而起
22/09/14
导语
当更多的企业站出来发声,动力电池行业的百家争鸣时代,终于到来了。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别 致
8 月,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再起波澜。
在上半年净赚 81 亿的背景下,宁德时代所谓 " 盈利边缘挣扎 " 的叙述,丢失了不少真实性。而行业的另一面,车企 " 打工 " 逆反情绪的高涨,令电池厂商和整车厂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起来。
普遍增收不增利,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话语权不平衡等,各种动力电池产业问题被摆在了明面之上。于是,为了尽快突破产业泥淖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试图正面迎接时代的挑战。
日前,8 月份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 TOP15 榜单,正式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稳稳占据第一、第二位,共取得 68% 的国内市场份额;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排在后面,分列第三、第四位,占到了市场份额的 10%;欣旺达则以 0.8GWh 的装车量、2.88% 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长期名列前茅的 LG 新能源,却再次无缘前五,仅仅 0.42GWh 的装车量,位居第十一位。而与之情况相反的是,欣旺达、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瑞普兰均等国内电池厂商,却都更进一步,在装车量方面排在了 LG 新能源之前。
毫无疑问,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多少,可以一定程度上显示该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地位 。但另一方面,电池厂商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突出重围,产品层面的技术创新,必不可少。
显而易见的是,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商,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0
1
百家争鸣,揭竿而起
往日,动力电池市场上,流传最多的便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而现在尤为明显的一种改变——动力电池企业们,也开始愿意走向台前,直面行业内外的所有人民群众。
其中,正在准备 IPO 港股上市的中创新航,表现得最为积极。
8 月底,20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中创新航正式发布了 OS 高锰铁锂电池。因 " 系统结构 + 化学材料 " 双重创新,该动力电池一经发布,便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OS 指得是 One-Stop 电池平台技术,中创新航对电芯结构和工艺制造技术进行了重构,号称是继圆柱、软包、方形之后的第四种封装形式。高锰铁锂则是中创新航对于电池化学材料方面的创新,不仅在镍、钴方面用量为 0,更是减少了 15% 的锂消耗量。
而除了整个电池系统产品力性能方面的不俗表现之外,中创新航 OS 系列电池另外极具意义的一点在于,打出了自己动力电池品牌的名字。正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一样,中创新航也就此拥有了自己的象征符号。
无独有偶的是,孚能科技、瑞浦兰均等电池厂商也不甘落后,短时间内就先后亮相了自家的电池品牌。瑞浦兰均将自家的电池品牌取名为 " 问顶电池 ",孚能科技则推出了 SPS 软包电池。
据了解,瑞浦兰均的 " 问顶芯 " 采用了普通的方壳封装方式,特殊之处在于采用了独特的卷绕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了壳体内的角落空间。
瑞浦兰均副总裁曹楷博士表示:" 搭载高比能 " 问顶芯 ",在电芯层级将能量密度提升 15%,在系统层级将有效体积利用率提升 26%,通过双升技术,可将整车电量提升 45%。"
至于孚能科技的 SPS(Super Pouch Solution)电池,尽管与中创新航 One-Stop 取得名字同样拗口,但也有着自己的不同之处。
按照孚能科技的官方表述,SPS 采用大软包电芯卧式布置,可以使电池系统部件减少 50%,材料成本降低 33%,提升体积利用率到 75%。同时因为软包电芯的特殊设计,其生产设备投资将减少 50%,厂房面积减少 60%,制造能耗和费用分别降低 35% 和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