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 001、理想 L9、小鹏 G9、智己 L7、蔚来 ET7、高合 HiPhi Z、路特斯 ELETRE,宝马 i7 ……
所以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王者骁龙,怎么到了智能车时代也依然如此能打?要知道,智能座舱芯片这个市场并不算是全新的蓝海市场。
如此披坚执锐、所向披靡之势,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智能座舱面临哪些挑战?
其中缘由,还是得先回归到智能座舱需求本身来看。
智能座舱,本质上是 AI 技术给座舱带来的变革。它的出现至少满足了人们对汽车智能化的三大想象。
其一,交互便捷性。对于司机而言,开车时必须确保视线不离开路面,因此交互方式必须越简洁越好,最好能用手势、表情、语音等方式搞定一切车机交互。
其二,应用智能性。无论是智能温控、儿童保护还是分区语音识别,本质上都是让汽车更 " 贴心 " 的功能,而且这种智能化还在席卷车上更多的装置。
其三,车机互联能力。包括远程智能控车、手机车载应用同步等,都是延伸智能设备边界的功能,真正做到应用之间无缝互联。
与此前纯硬件优化、外饰变更带来的座舱升级不同,智能化变革时代的座舱第一次遭遇 AI 技术的冲击,带来创新潜能的同时,也给实际落地带来了两大挑战。
一方面是大量 AI 算法的出现,对座舱芯片进一步提出的算力要求,这背后是用户需求驱动、也是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革新。
随着汽车域融合趋势的到来,座舱域和自动驾驶域、车身域等众多板块和技术不断交织、融合,座舱作为汽车控制和信息交互的中心出入口,与驾乘者交互的时间更长,智能车对算力的需求只会变得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是随着交互精确性提升、用户对智能应用需求增加,对智能座舱搭载算法的性能和精确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确保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搭载更多 AI 算法,成为新的难题。
据量子位观察,相比传统座舱芯片厂商,骁龙座舱平台正是从这两方面 " 逐一击破 ",成为如今智能车中几乎是标配的存在。
单拿交互功能来看,无论是手势、语音还是多模态交互识别,目前在不少搭载骁龙座舱平台的智能车上都已经能看到,其核心原因还是座舱平台上搭载的 AI 算法准确性和识别效率都有所提升。
但如果回顾智能座舱芯片的进展,会发现从 2016 年的骁龙 820A 到 2019 年的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再到即将量产的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AI 计算的能力也一直在提升,高通不仅针对算法 " 早有准备 ",还一直致力于提升 AI 算法在各平台上应用的性能,包括改进模型大小和运行效率等等。
以 AI 手势估计算法为例,高通在顶会 WACV 2022 上发表了一篇最新论文,里面提到了一种轻量级的 2D 和 3D 手势估计方法,通过让模型自己意识到预测的不确定性,并在每次迭代时 " 重复利用 " 部分层迭代,极大地降低了模型体积,同时准确性和效率都达到了当前手势估计模型的领先水平。
对于智能座舱而言,交互算法远不止手势一种,要想提升整体便捷性,更重要的是针对整个 3D 空间的交互,也就是 AI 算法中的多模态融合能力。
然而多模态之间的关系并不好找,甚至对于 AI 而言,有时候更多模态(语音、视觉等)的交互并不一定能增加理解准确性,反而可能起到干扰作用。
因此,针对多种模态的同时输入,AI 模型需要一种机制来决定各模态之间是否存在强关联,如果不是的话就在某个阶段降低关联度,避免出现语音 " 误导 " 姿态估计等情况。
交互功能以外,更多座舱应用也面临着智能化变革。
例如车主身份的识别上,以前针对汽车车主的识别方式只有一种,即通过车钥匙。但如今座舱不仅能以细微差异识别每个车主之间的身份,而且能针对这些差异迅速调整车内定制语音助手、空调温度等预设。
其实,AI 算法和算力都只是骁龙座舱平台提供的底层能力,至于如何利用这些能力提升车载应用和交互的准确性,也需要 Tier 1 和厂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针对自己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性开发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