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王世纯】
本周,震撼人心的第14届中国航展在珠海成功举办。包括各型大型无人机在内,人民空军展示了近年来航空兵部队装备建设的几乎所有成果。
同时,俄军在赫尔松地区宣布撤退以后“光速”完成撤退,让大家对于俄乌战场有了新的判断。
航展归来话胜战
施佬在上周的军评中提及了,人民空军在本次航展中自信地展示了以鹰击-98A为代表的新一代防区外打击武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能力的展现。本次航展中,我军所有参展机型的机龄均不超过10年、相当部分甚至不超过5年,这种让航空工业交付能力与部队战斗力生成能力交相辉映的展示,同样是一种威慑。
南部战区空军连续多年参展的歼轰-7A2和歼-10C,这些处于当打之年的主战兵力,未来几年可能仍将是航展中人民空军静态展示区的常客
即使是同样来自南部战区空军、全军首支列装“战神”部队的轰-6K,其实也是2012年之后交付部队的新机,携带的新型高超声速空舰导弹更是近年来形成战斗力的“撒手锏”武器之一。尽管很多人在航展前仍对新一代远程轰炸机能否公开有着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要想在本届航展上全面展现人民空军能战、慑战、胜战的能力,必须全部以可信可靠的战斗力为基础,而今天的人民空军航空兵战斗体系上最闪亮的尖刀,自然是歼-20。
相比参加去年航展的那些尚未交付部队的“无号机”,此次执行表演任务的4架歼-20,均来自驻扎华北大地的人民空军飞行训练基地某团。这是继2018年珠海航展、2019年长春空军开放活动之后,这支部队的歼-20第三次在全国观众面前一展身姿;笔者也十分有幸,三次均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该部歼-20的飞行表演。对于这支频繁参与新机战法验证等重大任务的部队来说,“闻令而动、说走就走”早已是家常便饭。
从01批到02/03批,从俄发到国发,以及本次航展上歼-20飞行员披露的航电版本全面升级……三次亮相之间,尽显歼-20列装部队以来的技术进步
在本届航展上,再次临时驻训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所在机场的这支歼-20小分队,连续6天,每天准时派出4机(另有随时准备升空的1架备份机)执行飞行表演任务,创造了自2016年歼-20首次参展以来出动密度之最;特别是在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73周年纪念日当天,歼-20编队于11时11分准时掠过观众上空,更是展现了这支部队精准守纪的战斗作风。
而在今天航展表演任务圆满结束后,胜利返航的歼-20四机,还在降落前两次以密集编队超低空通场,向为了这次完美展示而默默付出的兄弟部队全体保障人员致敬。
包括11月5日的预演在内,歼-20在完成飞行表演后,曾三次派出双机降落在珠海机场,不仅让广大观众有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一睹歼-20风采的机会,包括使用机载辅助动力单元(APU)启动在内的全套自主检测保障能力,更是让全世界都见证了歼-20作为一款先进隐身战斗机具备的优秀可维护性,以及使用部队过硬的能力素质。
歼-20此次准时、公开、高强度的全面展示,让不久前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在空军长春开放活动上“东西南北中、奋飞歼20”的豪言壮语,既是让每一位现场观众都能感受到的实力自信,更是让周边所有潜在对手不得不正视的能力现实。
歼-20每一次在航展现场亮相的背后,都是部队寻求歼-20在部署上更多可能性的探索,正如背景墙上那句“勇当蓝天探路先锋”的铮铮誓言那样
除了说走就走的歼-20之外,空军飞训基地某团还派出2架歼-16(69号机挂弹静态展示、71号机升空表演)重型多用途歼击机全程留驻航展现场,这也是歼-16首次公开进行地面静态展示。在69号机挂载弹药展示之前,它们最受人关注的细节,是进气道侧面的四位数生产批次号,很多人由此惊叹,“还没在报道中目睹过第10批的歼-16,第11批歼-16就公开展示了”;歼-16也由此成为歼-11系列飞机中首个生产批次超过10个的大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