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看到了历史大势——170多个国家的政府、政党、高官和多个国际组织公开表态,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美国,应该记住这样“后怕”的时刻,永远不要低估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的决心。
谭主在现场,还注意到了美方随行人员的名单:
||国务卿布林肯
||财长耶伦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
||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伯格
||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
||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杜如松
其中,有财长耶伦。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平台——G20的框架下,耶伦的压力不小。
会晤中,两国元首宣布了不少事情,其中就包括接下来的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等问题开展对话协调。在会晤前耶伦也表示,要稳定美中两国关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区安全冲突,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发达经济体还在不断“放水”推高全球通胀水平。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全球要在能够在应对通胀的同时不引发衰退,就需要政策制定者采取协调行动。其中,耶伦所在的美国财政部,正是制定美方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部门之一。
谭主也注意到,接下来,耶伦就会与中国央行行长见面。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位处世界前两位,理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在中美元首会晤期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两国元首还同意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气候问题上我们“需要中国”。这是克里的一贯态度,但是需要中国的前提是认真对待并解决好中国的核心关切。
谭主记得,克里在来华谈气候合作时,表示要加强在中美在太阳能灯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但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政客却依然在编织谎言、限制新疆太阳能电池板进口。
当提及这个情况时。克里也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解决这种尴尬,答案也很简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
美方应将有关承诺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这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了粮食等全球重大问题。
当前,由于世界粮食危机,全球可能再次遭遇饥饿人口创纪录的一年。地区动荡、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和价格上涨四大诱因,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今年预计需要超过220亿美元资金来应对紧急需求。
另一方面,供应链危机也仍在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
中国如何看待这些全球面临的危机与困境,谭主从中美元首在今年3月的交流中找到了线索:
当前,世界各国已经十分困难了,既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经济保民生。作为大国领导人,我们要考虑妥善解决全球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实施全方位、无差别制裁,受罪的还是老百姓。
中美两个大国关系好坏,可能会影响世界几十亿人。
如此考量,才是大国领袖的担当。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提到的,中美双方需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探讨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
这也意味着中美双方从全局性思维出发,不仅要思考本国,还要思考他国、思考世界。这才是政治家,应该有的格局与智慧。
世界,需要这样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