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里的国王宫殿
凡尔赛宫里的国王宫殿就是呈“Ω”形的巨大主楼(或称为城堡)。布局严密、协调,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远远看去,就像一群宫殿矩阵;外墙壁上装饰的彩色大理石光彩夺目;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式的圆顶或尖顶风格,采用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外墙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追求动态效果,造型优美,栩栩如生。虽然不是高层建筑,但其整体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感觉。
楼顶部分雕塑一
楼顶部分雕塑二
楼顶部分雕塑三
国王宫殿的景观主要集中在二层。内部陈设和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内壁和宫殿圆顶上布满了西式油画,油画里的神话人物形象生动传神;陈设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富丽堂皇,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室内的橱窗、展台上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富有艺术魅力,其中也包括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都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瑰宝。
我们参观国王宫殿,按顺序主要参观了:
大理石庭院:在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中央的建筑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正面一层为玛丽·安托瓦内特(路易十六王后)的私室和沙龙,二层为国王寝室。
大理石庭院
教堂(或称皇家礼拜堂):教堂在北翼楼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称,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是为了在气势上胜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亚尔宫(修道院、宫殿综合建筑群),但没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轴线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兰西,王权已经高于神权。
路易十五、王储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婚礼。
凡尔赛宫教堂或称皇家礼拜堂
凡尔赛宫教堂二楼
海格立斯厅(Salon d'Hercule):位于主楼二层第一个房间,连接教堂、主楼北翼和国王套房。路易十四时代,被称为靠近教堂的新客厅(nouveau salon près de la chapelle)。路易十五时期曾重新建造海格立斯厅,用作舞厅。
天花板上是法国油画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纳(François le Moyne)的油画《海格立斯的神化》,海格立斯厅也因此而得名。
天花板上是弗朗索瓦·勒穆瓦纳的油画《海格立斯的神化》局部
《海格立斯的神化》或称《赫拉克勒斯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Heracles),在希腊神话中,海格立斯和赫拉克勒斯是同一人。天顶画描绘的是:天神宙斯牵着女儿希比(Hébe)的手站在奥林匹亚山上,旁边坐着天后赫拉,一起迎接英雄赫拉克勒斯。战胜无数邪恶妖魔的赫拉克勒斯屹立在战车之上接受宙斯的祝福,由凡人升天为“大力神”。整幅画共有希腊神话中所有诸神共142人,包括战神马尔斯、黎明女神欧荷伊(Aurore,即极光女神“欧若拉”)、彩虹女神伊利斯(Iris)等,甚至连啄食普罗米修斯内脏的那只鹰都画在了宙斯脚下。
天花板上的《海格立斯神化》全景图
《海格立斯神化》(局部一)
《海格立斯神化》(局部二)
《海格立斯神化》(局部三)
弗朗索瓦·勒穆瓦纳(Francois Lemoyne)是法国油画家,他于1736年完成《海格立斯的神化》这幅画,耗时三年,几乎独自一人完成了这幅480平米的天顶画。它也是欧洲最大的天顶画之一,画家因此被封为“皇家第一画师”。
弗朗索瓦·勒穆瓦纳也是洛可可( rococo,或称:“路易十五式”)美术的创始人之一。但遗憾的是,画家可能是压力太大,完成这幅巨作后六个月就自杀了。
墙面上有保罗·委罗内塞的油画《西门家的筵席》。保罗·委罗内塞(1528-1588)是意大利著名画家。他也是威尼斯画派中最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提香、丁托列托三人的作品被赞誉为“伟大的三人组,威尼斯绘画为主的意大利艺术”。
意大利著名画家保罗·委罗内塞的《西门家的筵席》
《西门家的筵席》局部
这幅画是威尼斯共和国送给路易十四的外交礼物,高4.5米,长9.7米。画中场景是《圣经约翰福音》中的一节:因为自己的麻风病被耶稣治愈了,法利赛人西门表示要追随耶稣,并在耶稣路过伯大尼村时设宴招待他和他的门徒。宴席上抹大拉的玛利亚(Mary Magdalene)一直在认真听耶稣讲道,并虔诚的忏悔,耶稣当场赦免了她之前的全部罪过。玛利亚感激万分,跪在耶稣脚下,用自己的泪水洗净耶稣的脚,用长长的头发把他的脚擦干,用昂贵的香膏涂抹在耶稣的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