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床右侧油画,是意大利画家多梅尼基诺的《弹奏多米尼加竖琴的大卫》
意大利画家多梅尼基诺的《弹奏多米尼加竖琴的大卫》
路易十四非常喜欢这幅画,曾将此画放置在自己的寝宫里。因为路易十四非常喜欢大卫。大卫是以色列联合王国第二代国王(公元前1050年-970年),也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大卫多才多艺,他不仅能写很多优美的诗篇(记载于圣经的诗篇),还擅长演奏竖琴。
路易十四逝世后(1715年9月2日至10日),路易十四的遗体曾安放在这个房间,供人瞻仰。
旁边墙上是由亚森特·里格(Hyacinthe Rigaud)于1730年绘制的《身穿加冕服的路易十五肖像》。
《身穿加冕服的路易十五肖像画》
对面墙上是法国画家路易斯·托克(Louis Tocqué,1696年-1772年)于1740年为路易十五的皇后玛丽·莱津斯卡(Marie Leszczinska)绘制的肖像画。
路易十五皇后玛丽·莱津斯卡(Marie Leszczinska)的肖像画
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阿波罗是太阳神,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的行星命名。
国王在这里进行日常接见臣民的地方,如果是外国使臣的晋见,则会安排到镜厅。这里也曾经被作为音乐会或舞会的场所,一直延用到路易十六时期。
阿波罗厅是国王套间中最为豪华的一个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曾有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平台之上。但1689年发生了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为了筹集资金,提供战争开支,御座被迫熔毁。如今,当年的皇家奢靡早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仍然能从厅内构造及墙上遗留下的痕迹感受到路易十四时期的皇家辉煌。
御座原来就安放在上图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平台之上。
天花板上的穹顶画,是镀金雕花浅浮雕,表现的是阿波罗站在黄金战车上,驾驭着四匹白马在五彩云霞中飞驰,春夏秋冬四季神围绕在他的周围。在四个角落,是四个欧洲大陆的象征。
御座厅天花板上的穹顶画
大厅壁炉上有一幅路易十四 62 岁时的肖像画,这是他所有肖像画中流传最广的一幅。油画高 2.05米,宽 1.52 米。画家是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宫廷画家亚森特·里戈(Hyacinthe Rigaud)。
画家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精心描绘刻画了路易十四“太阳王”的国王风貌。画中的路易十四将象征权威的百合花徽蓝色长袍搭在肩上,摆出一副盛气凌人、至高无上的姿势,腰间佩着一柄名为“欢愉”的宝剑,脚上穿着红色后跟的高跟鞋。皇权的标志:权杖、皇冠、宝剑都在画中表现出来。
路易十四 62 岁时的肖像画
《路易十四像》(局部)
路易十四要求画家亚森特·里戈为他画的这幅肖像画,本来要送给他第二个孙子(被授封为安茹公爵、西班牙国王)。当作品完成后,路易十四却喜欢上了这幅画,当即要求亚森特·里戈再画一幅相同的留给自己。因此,这幅肖像画共有两幅。第一幅画像存放在阿波罗厅一直到大革命爆发,后来转存到卢浮宫。第二幅就是我们现在在阿波罗厅中所见到的。
在另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幅路易十六的肖像。
墙壁上路易十六的肖像
路易十六的肖像
此肖像画由法国画家安托万·弗朗索瓦·卡莱(1741—1823年)于1788年绘制。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享年38岁),是波旁王朝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
路易十六性格懦弱,没有主见,政治昏庸,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但王后不懂政治,喜欢奢侈华丽享受。使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在巴黎革命广场(今协和广场)处决。
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原奥地利帝国公主)有"赤字夫人"之称。她和路易十六同时被逮捕囚禁,在路易十六被处死九个月后,也被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
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
应该说,路易十六放纵王后奢侈无度的宫廷生活消费,也是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