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菲革涅亚的献祭》油画
《伊菲革涅亚的献祭》描绘了古希腊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之女伊菲革涅亚,为消除军中瘟疫,甘愿作为献给狄安娜女神的祭品,并在临刑时从祭坛上消失的故事。
狄安娜厅中还有一座雕塑,是希腊神话里的太阳神“阿波罗”。
太阳神“阿波罗”雕像
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在狄安娜厅之西。它是国王套间的第五个大厅。周围墙上的绘画以战争为主题。大厅内壁炉两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经布置台球桌。在1684年之前,这里是警卫室,后来这里用作游戏室和音乐室。传说路易十四时期,国王经常在这里召开宫廷音乐演奏会或赌博牌会;后来这里被通称为“舞厅”。
玛尔斯厅(局部)
天花板中间有克洛德·奥德朗(法国宫廷画师)的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两边各有一幅画,东边是法国画家儒弗内(Jouvenet)的“常胜将军海格立斯被财富和赞颂包围”,西面是乌阿斯(R-A.Houasse)的“恐怖、疯狂和焦虑占领地球”。
天花板中间克洛德·奥德朗的《战神驾驶狼驭战车》
《战神驾驶狼驭战车》
华丽的墙壁上有许多装裱精致的画像:
路易十四骑马画像;
路易十四骑马画像
《路易十五肖像》;
路易十五画像,作者:卡勒·凡·路(法)
路易十五王后,玛丽·蕾捷斯卡王后肖像;
路易十五王后,玛丽·蕾捷斯卡王后肖像,作者:卡勒·凡·路(法)
玛丽·蕾捷斯卡(1703.9.4-1768.6.23),路易十五的妻子,法国和纳瓦尔王后。其父亲为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
壁炉左边墙上是法国画家夏尔·勒布伦(Charles Le Brun ,1619-1690年)的画作《大流士的帐篷》,也有的译成《达利斯一家铺伏在亚历山大脚下》。
墙壁上夏尔·勒布伦的画作《大流士的帐篷》
夏尔·勒布伦的画作《大流士的帐篷》
画面描绘的是公元前333年,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伊苏斯战役,重创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后,王后和其他人匍服在亚历山大脚下,乞求他不要赶尽杀绝的场面。
壁炉右边墙上是意大利画家保罗·委罗内塞(Veronese)的画作《在以马忤斯的晚餐》,又名:《以马杵斯的朝圣者》(The Pilgrims of Emmaus)(这幅是复制品,原画被收藏在卢浮宫)。
保罗·委罗内塞的油画《在以马忤斯的晚餐》(又名《以马杵斯的朝圣者》)
画面描绘的是:《圣经》记载中的故事,几名信徒在耶稣去世复活后,议论着耶稣神奇魅力的场景。
壁炉两侧分别有一座头像雕塑:
壁炉左侧头像
壁炉右侧头像
《路易十五肖像》下方的大理石平台上有一组小雕像;
(一组小雕像)
墨丘利厅(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在玛尔斯厅之西。是路易十四的正式卧室。“御床厅”的名字由此而来。据说他只在此居住了很短的时间。床的位置正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从正对着床的窗户望出去便是太阳门。
墨丘利厅(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
天花板上有一幅《墨丘利在两只公鸡拉动的战车上》的油画,是墨丘利坐在两只雄鸡拉动的战车上的场景,据说是画家让·巴蒂斯特·德尚佩涅绘制的。
《墨丘利在两只公鸡拉动的战车上》
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是罗马神话中担任诸神的使者和传译,又是司畜牧、商业、交通旅游和体育运动的神。
厅内有一张大床,围以银质栏杆,还有一座纯银大壁橱。墙壁上围有金色和银色锦缎。据说,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墨丘利厅里的御床
御床的床头装饰
在御床左侧有一幅油画与自鸣钟。这座钟由安东尼·莫朗(Antoine Morand)设计,1706年送给路易十四。每隔一小时的整点,上面就有一只翅膀扑腾的公鸡出来唱歌,神庙里走出路易十四的雕像,女神在风铃声中为他戴上王冠,表现出一派歌功颂德的情景。这座自鸣钟在当时甚至在现在,也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了。
御床左侧的油画与自鸣钟
自鸣钟
御床右侧的一幅油画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画家多梅尼基诺(1581-1641年)的《弹奏多米尼加竖琴的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