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溪竹筏漂流
隐屏峰全貌,只有在九曲溪上才能一睹全貌。
九曲溪竹筏漂流
丹炉峰
五曲幼溪津石刻,“幼溪”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就是上文介绍过的明代兵部侍郎陈省的字,“津”是渡口的意思。陈省罢官后隐居于此,为泛舟便利,自辟了一个渡口名曰幼溪津。在筏工的提醒之下,细看“幼”字,发现右边的“力”没有出头,所以当地人戏称:“当官不得志,净写错别字。”实际上,与伏虎石类似,部长大人有意让这“幼”字不出头,寓意自己当时的境遇。他想等到自己有朝一日重新复出,这“幼”字自然就出头了。可是,因为陈省终其一生没能东山再起,所以这武夷山石刻上的“幼”字便也永无出头之日了。
九曲溪竹筏漂流
这两座山峰乍一看很像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细看又像一个茶壶,再品还像一个酒瓶和一个醋瓶。在这儿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九曲溪竹筏漂流
前方就是通往天游峰景区的必经之路——五曲大桥,因为桥上有很多游客往水里投食,所以桥下聚集了相当多的红眼鱼。快到桥下时,筏工提醒我们将事先买好的鱼食撒到溪里,可以看到鱼儿争食的壮观场面。
九曲溪竹筏漂流
手撑着脑袋的弥勒佛
九曲溪竹筏漂流
小九曲的摩崖石刻
九曲溪竹筏漂流
由古锥滩向南至卧龙潭,为四曲。四曲胜景是隔溪对峙的两座巍巍巨岩,东为大藏峰,西为西钓台。大藏峰横空盘立,倒影碧波,飞翠流霞,巨岩、幽洞、深潭是大藏峰的三绝。
九曲溪竹筏漂流
奇峰危立水际,陡峭千寻。
九曲溪竹筏漂流
峰下为潭,深不可测, 名曰“卧龙潭”。
九曲溪竹筏漂流
大藏峰半壁,有两个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远。上为鸡岩,洞内有一团稻草,不如何时搁此,至今仍不腐不朽;下为金鸡洞,内小外大,洞口有虹桥板(一种名贵木板,相传是出自武夷山的仙物),洞内藏有几具船棺,为三、四千年前武夷山先民的葬具,古人为什么又是怎么样把船棺放上去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西钓台临溪而立,形如一仙翁在溪边垂钓。
九曲溪竹筏漂流
经筏工提醒,顺着竹竿指的方向,我们才发现崖壁上开凿有一条山路,据说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天游的后山,也是古人登天游的路线,共有999级台阶。
九曲溪竹筏漂流
溪水折而向北直到雷磕滩,形成一人湾环,是为三曲。三曲的主要景点有小藏峰、仙游岩、升日峰等。小藏峰位于三曲溪南,亦名仙船岩、船场岩。“峰名小藏藏何物?万仞悬崖架两船。”“两船”指的是悬架在小藏峰东壁的两只三千八百多年前古越人的“架壑船棺”。虽然武夷山风景区还有另外几处遗存船棺的地方,但小藏峰的“架壑船棺”尤以凌空悬挂的惊险之势而形成称奇千古的胜观。
九曲溪竹筏漂流
仰望峰顶,但见千寻绝壁隙间纵横交错地插了虹桥板,上搁“两船”半在隙内,半悬于空中,风雨不毁,令人叹为观止。
九曲溪竹筏漂流
回首发现后面矗立的这座山峰像极了金刚的侧面。
九曲溪竹筏漂流
朱熹面对此景也留下了“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的千古绝句。
九曲溪竹筏漂流
南下直到浴香潭,是为二曲。二曲是一段幽深险峭的峡谷,昨天已经在我们面前揭开神秘面纱的玉女峰就在二曲西侧,与大王峰隔溪相对伫立在溪水旁。
九曲溪竹筏漂流
原本站在前面的筏工这时会将撑杆交到游客手中,任由大家摆拍。
九曲溪竹筏漂流
峰顶古木苍翠,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
九曲溪竹筏漂流
二曲提供了不同的观赏角度。
九曲溪竹筏漂流
转过二曲就是昨天傍晚打过卡的玉女峰景区,这里上午顺光下午逆光,爱摄影的朋友注意过来的时段。
九曲溪竹筏漂流
从这儿一直到武夷宫前睛川一带为一曲。一曲是九曲溪的最下游,景色畅旷豁达,附近有大王峰、幔亭峰、狮子峰和观音岩。大王峰雄踞溪北,摩霄凌云,雄伟壮观,为武夷三十六峰之首。
几块巨石组成的石门
九曲溪竹筏漂流
一曲摩崖石刻
九曲溪竹筏漂流
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的行程也已接近尾声,别看这一路我们坐的人轻轻松松,两个筏工早已是满头大汗,既要干体力活又要负责讲解确实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