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改建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派人,一种是直接带话。
海南两者兼得,很多山海关以南的朋友,都是在海南学会的东北话。
就连摔倒的姿势,都很“东北”,你看,它似乎在喊“唉呀妈呀”
东北人的热情,体现在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细微观察。
徐霞客走遍了神州大山大河,东北人则探索遍了海南的每一个角落,和留下“到此一游”的手欠游客不同,东北人会在视野范围内的显眼处,留下自己的态度。
“老有人把车停变电箱前边,拐弯就是停车场,我寻思立个牌嘱咐一下。”
“上台阶瞎迷糊眼,下台阶就得卡个大跟头,都留点神,不遭罪。”
这种热情是澎湃激昂的,具有相当程度的传染性,你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一种乐观天成。
东北话又是简练具象的,这十分符合象形文字对于“叙事”属性的精准表达。
很少有人能从海南街头密集的东北风味中回过神来,一旦沉浸,就会顺拐,一旦顺拐,就会跑偏。
如果说海南是东北人的象牙山,那么三亚就是他们的大脚超市,那是老少爷们梦开始的地方。
没变更路线前,从长春开往三亚的Z384列车,成批地将东北文化,用质朴的方式传输到天涯海角。
三亚是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GDP 仅次于省会海口,但很多东北人去海南,会首选三亚,如果有闲钱和闲散时间,才会去海口瞅瞅,去周边溜达溜达,这可能是落地方式决定的。
从商场到超市,乃至一个不显眼的菜市场,东北人对于海南的建设,是全方位的。
但东北人又是焦虑的,他们不断地迁徙,奋斗,奋斗,迁徙,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穿过一个个幽暗的隧道,抵达一个个闪光的金色平原。
当你踏入三亚土地的刹那,恐怕也能感受到盘踞在东北人心头的那只猫头鹰,“那不是广告,那是句咒语,也是21世纪最值钱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