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仅次于每年春运的庞大人口迁徙,其中,有很多人可能是去寻亲,寻找在海南岛登陆战役后,落地生根的亲人。


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从东北的黑山白山间,一路势如破竹,南下解放了海南。
第四野战军前身是“东北野战军”,也叫“东北四野”,由东北民主联军发展而来。解放海南后,四野部分部队驻守海南,进行农垦运动,这些军人的家属也相继从东北去往海南。
很多东北朋友家里都有个“海南亲戚”,一本本邮寄到东北的椰林挂历,绘满了椰林、蓝天、黄沙和碧波,这可能是东北人对海南最初的印象。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朋友家里挂有这幅墙绘和挂镜
此后的下岗潮,东北由于传统工业结构,影响最为严重,彼时不少人前去被列为特区的海南发展。
源源不断的人口输入,为海南输了血,也送了金,海南从1997年开始,着手处理积压房,到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东北人就消化了其中的97.6%。
没有东北人,就没有海南房市,而没有海南,就无法抚慰数百万向往温暖的异乡人,他们互为羁绊,又互相体谅。
到了2010年,海南获批国际旅游岛,“十来分钟就能到沙滩,三层楼高的椰子树,芒果嗷嗷甜……”的消息在东北老乡之间口口相传,大量东北餐饮开始入驻,只有当真正的压轴-东北厨师,决心南下与这个世界谈谈时,人们才发现,无处不在的东北话标语在此时遍布全岛,“那是建设的信号”。

时至今日,尽管还有一些有色眼镜,总用异样的目光看待这些东北亚坚韧的族群时,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见过孔子,但所有的天津人都会相声,东北人早已在内心完成了化解。
他们的父辈,用巨大的牺牲证明了军人的荣誉,而他们,也正为新时代海南的建设添砖加瓦。
东北话,就像一首老歌,你可以说它不入时,不那么恰如其分,但它仍然具有顽强积极的生命力,带着血性和对苦痛的消解,带着幽默和对美好的眷恋。

资料参考:
《那些奔赴海南的东北人,他们怎么样了?》 知乎 互联网那些事
《广西的“三亚”,很多东北人在此定居,东北话很流行》 一路南风
《三亚公交车日常提醒咋成了东北方言?快手上有答案》 砍柴网